新乡银浆回收一公斤价钱
-
¥5200.00
供制作银电极的浆料。它由 银或其化合物、助熔剂、粘合剂和稀释剂配制而成。 按银的存在形式,可分为氧化银浆、碳酸银浆、分子 银浆;按烧银温度,可分为高温银浆和低温银浆;按 覆涂方法,则分印刷银浆、喷涂银浆等。 [1]
中文名 银浆 外文名 silver paste 应 用 电子工业 新技术 纳米银浆
目录
1 材料构成
▪ 银微粒
▪ 粘合剂
▪ 溶剂
▪ 助剂
▪ 玻璃粉
2 浆料成分对浆料电性能的影响
3 银粉、银浆行业发展的趋势
材料构成编辑 语音
银浆系由高纯度的(99.9% )金属银的微粒、粘合剂、溶剂、助剂所组成的一种机械混和物的粘稠状的浆料
银微粒
金属银的微粒是导电银浆的主要成份,薄膜开关的导电特性主要是靠它来体现。金属银在浆料中的含量直接与导电性能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银的含量高,对提高它的导电性是有益的,但当它的含量超过临界体积浓度时,其导电性并不能提高。一般含银量在80~90%(重量比)时,导电量已达高值,当含量继续增加,电性不再提高,电阻值呈上升趋势;当含量低于60%时,电阻的变化不稳定。在具体应用中,银浆中银微粒含量既要考虑到稳定的阻值,还要受固化特性、粘接强度、经济性等因素制约,如银微粒含量过高,被连结树脂所裹覆的几率低,固化成膜后银导体的粘接力下降,有银粒脱落的危险。故此,银浆中的银的含量一般在60~70% 是适宜的。
银微粒的大小与银浆的导电性能有关。在相同的体积下,微粒大,微粒间的接触几率偏低,并留有较大的空间,被非导体的树脂所占据,从而对导体微粒形成阻隔,导电性能下降。反之,细小微粒的接触几率提高,导电性能得到改善。微粒的大小对导电性的影响,从上述情况来看,只是一种相对的关系。由于受加工条件和丝网印刷
银是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原子结构是面心立方结构
熔点
961.93℃
沸点
2212℃
相对密度(水=1)
10.49
汽化热
250.58 kJ/mol
熔化热
11.3 kJ/mol
蒸气压
0.34 帕(1234K)
声速
2600 m/s(293.15K)
反射率
99%
电阻率
1.586×10⁻⁸ Ω·m(20℃)
电负性
1.93(鲍林标度)
比热容
232 J/(kg·K)
电导率
63×10⁶/(米欧姆)
热导率
429 W/(m·K)
化学性质编辑 语音
银单质的化学性质
银溶于硝酸,生成硝酸银。
Ag+2HNO3(浓)=AgNO3+H2O+NO2↑
3Ag+4HNO3(稀)=3AgNO3+2H2O+NO↑
银不易与硫酸反应,因此硫酸在珠宝制造中,能用于清洗银焊及退火后留下的氧化铜火痕。银易与硫以及硫化氢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这在失去光泽的银币或其他物品上很常见。银在高温下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棕黑色的氧化银(常温也可反应,但速度很慢)。在溴化钾(KBr)的存在下,金属银可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侵蚀;这些化合物在摄影中用于漂白可见影像,将其转化为卤化银,既可以被硫代硫酸钠去除,又可以重新显影以加强原始的影像。 [1]
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离子会沉淀出氯化银(AgCl),氯化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因此常利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的存在。同样地,加入溴盐或碘盐可以沉淀出用于制造感光乳剂的其他卤化银。氯化银用于制造检测pH值和测量电位的玻璃电极,以及用于玻璃的透明水泥。将碘化银 (AgI)撒入云层可以人工降雨。卤化银在水溶液中高度不溶(除了氟化银),因而常用于重量分析。 [1]
向硝酸银溶液加入碱,沉淀得到氧化银 。氧化银用作纽扣电池的正极。向硝酸银溶液加入碳酸钠 (Na2CO3),沉淀得碳酸银(Ag2CO3)。
与碱性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2AgNO3 + 2OH-= Ag2O + H2O + 2NO3 -
与碳酸钠反应方程式:
2AgNO3 + Na2CO3= Ag2CO3↓+ 2NaNO3
雷酸银是一种强烈的、对碰撞敏感的炸药,是银与硝酸在乙醇的存在下反应得到的,用于雷管。其他危险易爆的银化合物包括叠氮化银,由硝酸银与叠氮化钠反应得到,还有乙炔银,由硝酸银或银氨溶液与乙炔反应得到。 [1]
卤化银晶体曝光后形成的潜像经还原剂,如氢醌、米吐尔或抗坏血酸的碱性溶液显影处理后,曝光的卤化银被还原成金属银。硝酸银的碱性溶液(银氨溶液)可被还原糖,如葡萄糖等还原为金属银,这个反应用于制造银镜,以及玻璃圣诞饰品的内表面。卤化银可溶于硫代硫酸钠溶液,因此硫代硫酸钠可作为定影剂,去除显影后感光乳剂上多余的卤化银。
在过量的氰根离子(CN-)存在下,氰化银(AgCN)可以形成可溶于水的氰化银。银的氰配合物溶液用于电镀银。
金属活动顺序
银的活动性比氢弱,因此一般情况下它不能与稀酸反应置换氢气。
但是与盐酸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置换。
它的活动性比铜(Cu)、汞(Hg)弱,比铂(Pt)、金(Au)强。
同位素编辑 语音
自然界中的银是银107和银109,其中银107的丰度多(51.839%)。银的两种同位素的丰度几乎相同,这在元素周期表中十分。银共有28种同位素(从银93到银130)大部分同位素的半衰期皆小于三分钟。
矿产分布编辑 语音
已知银以主要元素、次要元素和不定量形式存在的银矿物和含银矿物有200多种,其中以银为主要元素的银矿物和含银矿物有60余种,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作为白银生产的主要原料有12种:自然银(Ag)、银金矿(AgAu)、辉银矿(Ag2S)、深红银矿(Ag3SbS3)、淡红银矿(Ag3AsS3)、角银矿(AgCl)、脆银矿(Ag2SbS3)、锑银矿(Ag3Sb)、硒银矿(Ag3Se)、碲银矿(Ag2Te)、锌锑方辉银矿(5Ag2Sb2S3)、硫锑铜银矿(8[AgCu]SSb2S3)。
中国是银矿资源中等丰度的国家。总保有储量银11.65万吨,居世界第六位。我国银矿分布较广,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均有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569处,以江西银储量为多,占全国的15.5%;其次为云南、内蒙古、广西、湖北、甘肃等省(区)银资源亦较丰富。银矿成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80%的银是与其他金属,特别是与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共生或伴生在一起。我国重要的银矿区有江西贵溪冷水坑、广东凡口、湖北竹山、辽宁凤城、吉林四平、陕西柞水、甘肃白银、河南桐柏银矿等。矿床类型有火山-沉积型、沉积型、变质型、侵入岩型、沉积改造型等几种,以火山-沉积型和变质型为重要。从成矿时代分析,除太古宙和新生代没有发现具工业意义的银矿床外,自元古宙到中生代都有大中型银矿床产出,其中以中生代形成的银矿多。
中国银矿储量按照大区,以中南区为多,占总保有储量的29.5%;其次是华东区,占26.7%;西南区,占15.6%;华北区,占13.3%;西北区,占10.2%;少的是东北区,只占4.7%。
从省区来看,保有储量多的是江西,为18016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15.5%;其次是云南,为13190t,占11.3%;广东为10978t,占9.4%;内蒙古为8864t,占7.6%;广西为7708t,占6.6%;湖北为6867t,占5.9%;甘肃为5126t,占4.4%,以上7个省(区)储量合计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60.7%。
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银碗
银碗
银的离子以及化合物对某些细菌、病毒、藻类以及真菌显现出毒性,但对人体却几乎是完全无害的。银的这种杀菌效应使得它在活体外就能够将生物杀死。然而,银制品的测试以及标准化却存在很大难度。
希波克拉底曾经有描述银在治疗和防止疾病方面的功用。腓尼基人曾经用银制瓶子来盛放水、酒和醋,以此防止这些液体腐败。20世纪初期,人们也曾把银币放在牛奶里,以此来延长牛奶的保鲜期。银的杀菌机制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争论探讨,但至此还没有确凿的定论。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微动力效应,它成功的解释了银离子对微生物的作用,但却不能解释其对病毒的作用。
银大量的添加于凝胶以及绷带中。银的抗菌性来源于银离子。由于银离子可以和一些微生物用于呼吸的物质(比如一些含有氧、硫、氮元素的分子)形成强烈的结合键,以此使得这些物质不能为微生物所利用,从而使得微生物窒息而亡。
在抗生素发明之前,银的相关化合物曾在次世界大战时用于防止感染。
银作为效用广泛的抗菌剂正在进行新的应用。其中一方面就是将硝酸银溶于海藻酸盐中,用于防止伤口的感染,尤其是烧伤伤口的感染。2007年,一个公司设计出一种表面镀上银的玻璃杯,这种杯子号称具有良好的抗菌性。除此之外,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协会(FDA)也审批通过了一种内层镀银的导气管的应用,因为研究表明这种导气管能够有效的降低导气管型肺炎。
银并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毒性,但长期接触银金属和银化合物也会引致银质沉着症。因为身体色素产生变化,皮肤表面会显出灰蓝色。虽性,但仍会影响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