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塑胶原料的主要成份是含碳化合物。
2.塑胶原料:是由高分子合成树脂(聚合物)为主要成份,渗入各种辅助料或添加剂,在特定温度,压力下,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可被模塑成一定形状,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3. 聚合物:指聚合过程所产生的纯材料或称聚合材料.无论天然树脂还是合成树脂均属高分子合聚物,简称高聚物。
4.塑胶对电,热,声具有良好绝缘性:电绝缘性,耐电弧性,保温,隔声,吸音,吸振,消声性能。
塑胶原材料大部是从一些油类中提炼出来的,熟悉的部分PC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PC料在烧的时候有一股汽油味;ABS是从煤炭中提炼出来的, ABS在烧完灭掉的时候会呈烟灰状;POM是从天然气提炼出来的, POM在烧完的时候会有一股非常臭的瓦斯味。
塑料的识别方法通常采用外观和用途、密度测试、软化点或熔点、燃烧试验、综合性鉴别方法鉴别,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手法供大家学习:
外观和用途
要剖析一个未知的高分子试样,是眼看手摸,以其外观上初步判断是属于哪一类.如果有可能,还要了解其来源,尽可能多地知道使用情况;
◎透明性和颜色
结晶形→半透明/不透明(PP,PE,Nylon,POM,PET, …)
无定形→透明(PC,PMMA,GPPS,SAN,PPO)
◎手感与机械性能
用手拉,挤压,敲打或扳弯样品可以感知材料的大概强度和韧性:用指甲划痕(或借助钉子等工具)可以判断材料的硬度.这些都可以用来初步鉴别材料的大致类型。
◎塑料制品的用途
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定性鉴别是十分困难的.但如果已知试样的来源,以及使用情况的其他背景知识,则鉴别范围就大为缩小了。
例如:不碎内胆塑胶保温杯
如果(定性)知道样品所用的是何种配方的着色剂,计算机可以很方便地算出该配方中各种颜(染)料的实际用量。但往往不知道样品使用的着色剂的配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样品的色度坐标来配色。有许多分析的和经验的关系,用来选择适当着色剂配方,并确定应用于每种配方的浓度。这些关系的建立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采用计算机可使整个颜色配色过程的时间缩短到十几分钟。
一种颜色可以由含有不同颜料的几个配方配出。这些配方的性能特点和成份互不相同。可以用配色仪器和计算机得出一种颜色的多种配方,供配色的操作人员选择,看看到底是用少量昂贵的有机颜料经济,还是用大量廉价的无机颜料合算,使人们有较大的选择范围。
另外,荧光材料的仪器配色和目测配色都很困难,这是因为荧光是一个新的变量,两个试样在不同的光源下比较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仅光源会影响对试样的观察,入射光与观察位置间的角度也会影响对试样的观察。
调色 调色时要注意着色剂的色光,每种着色剂除了它的本色外,还有各自的色光,即与确定的标准色相比之下存在的比较次要的色素,即称为色光。如酞菁绿带黄光,中铬黄带红光等。如果中铬黄与酞菁绿相拼配,避免由于中铬黄的红光的介入,存在红、黄、蓝三基色相拼,使配得的颜色发暗。因此欲得到鲜艳的颜色,两种着色剂相拼时,要注意相抵触色光的干扰。在实际配制红色时,可采用立索尔大红和耐晒大红等着色拼配,是它们的黄、蓝(紫)等色光相抵消,同时加入白色着色剂以提高其明亮程度。
根据热性能和加工性能
热塑性塑料:受热软化并可反复加热成型
如聚氯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
热固性塑料:受热固化定型后不能再加热熔融成型
如酚醛塑料、脲醛塑料
按用途分
通用塑料:产量大
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
工程塑料
如聚碳酸酯、聚砜、聚苯醚、聚酰胺、聚甲醛
特种塑料
如医用塑料、导电塑料、耐高温塑料
折叠环保问题
自面世以来,塑料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亦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塑胶垃圾难以自然分解,导致固体废物的增加;若流入海洋中,亦会导致海洋生物误食、窒息、中毒等,影响海洋生态;焚化塑胶垃圾亦会造成空气污染,部份塑胶,如聚氯乙烯(PVC)和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在某些条件下或会释出有害物质或内分泌干扰素,危害生物的生育机能。因此,减少使用塑胶成为环境保护中一项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