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灯具led,护眼灯
-
¥650.00
因为普通的荧光灯开的时间越长,光源中的荧光粉衰减就越大,就会导致蓝光光照越来越强烈,从而对人眼造成伤害。如果眼睛长时间在这样的光源下读书、写字,很容易产生眼花、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会造成眼睛伤害。
因此,为减少教室照明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学校应采用的LED教室灯,并且要有的技术人员来负责安装,以教室灯和黑板灯的各项指标都可以达到合格要求,确保每间教室的光环境不仅照度充足、均匀度好,同时将眩光小化,无直接光射入学生的眼睛。
同时,调整照明灯具在教室中的位置,尽量避免教室中光线的叠加和死角光线的不足,为学生提供健康、舒适、绿色的教室光环境。
在教室照明领域,教室护眼灯,都是为学校教室照明而设计的设备。LED教室灯散热好,重量轻,高显指,无频闪,蓝光等级达到了RG0,并且还具备为关键的UGR<15防眩光设计,多角度的为教室照明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光线上看,LED教室灯颜色柔和,不会刺伤眼睛,还能够有效的防止视力下降;从色温上看,长时间照明,也基本没有什么色温偏高或者冷光源,安全性高。
学生视力的影响一、教室光环境的重要性
良好的教室光环境可以提供学生舒适的照明质量,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减少视觉疲劳,利于维护师生健康。学校教室的照明应以视觉的健康舒适作为考虑的要点。
因为学生在教室进行学习活动时,几乎全是近距离的注视,为了适应教室环境,人的视觉器官地自行调节,而使眼部肌肉过分紧张;另一方面,学生课业负担严重,长期在不良的教室照明环境下学习,将造成视觉生理上的疾病。对学生而言,教室如果照明环境舒适且设备,则可提高学习效率;针对老师而言,若处在设备良好且舒适的照明环境中教室,更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室效果。
光环境的作用基本上可分为心理与生理两方面:
1、心理方面:
(1)舒适的照明环境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感觉;
(2)舒适的照明环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良好的教室照明可以提升视觉作业效率。
二、教室照明的改造依据
教室光环境改造中的各项指标应按照GB 7793-2010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分别设定,同时参考各类国际同类标准值。GB 7793-2010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要求如下:
(1)教室课桌面的维持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lx,其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2)教室黑板维持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500lx,其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8;
(3)教室的统一眩光值不大于19;
(4)教室灯具距课桌面的低悬挂高度不应低于1.7米;
(5)在维持平均照度300lx的条件下,教室照明功率密度不大于11W/m2。
1、满足学生看书、写字、绘画等要求,视觉目标水平和垂直照度要求;
2、满足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要求;
3、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或演示区域;
4、照明控制适应不同的演示和教学情景;
5、满足显色性,控制眩光,保护视力。
教室照明改造还应做到安全、可靠、方便维护与检修。
教室照明色温偏高或偏低会带来什么危害?
灯管发光的色温值决定了灯光的柔和度,色温值不宜太高或太低,国家规定教室宜采用3300K-5500K色温的光源。色温值偏低,过度柔和,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高色温时光线颜色过于偏白,容易导致学生视觉神经亢奋,一旦亢奋期过了,人体就容易产生疲劳,导致注意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
教室照明显色指数差会带来什么危害?
“显色指数”(简称显指)是衡量一个光源对物体本来颜色显示能力的指标。显色指数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识别能力。荧光灯和劣质的LED光源的显色指数在70左右,即损失了物体本来颜色的30%左右,长期在这样的教室照明环境下学习,会导致辨色能力的下降和衰退,进而出现色弱、辨色能力差等情况。
尤其是在美术、化学、手工等对色彩要求敏感的类教室,过低的显色指数影响学生眼晴对物体色彩的识别,使物体不能呈现出其真正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