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CEBIT参展费用2024年德国CEBIT
-
面议
CeBIT迅速发展为规模大的IT行业国际盛会。尽管有两次遭遇不佳天气,但展商和观众数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例如,1987年CeBIT举办前两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袭击了汉诺威市,第二天一早街上积雪达一米厚。在无数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届CeBIT如期召开,并被称之为“雪中CeBIT”,共吸引了406,474名观众前来参观。
汉诺威展览中心全部展馆都已用于CeBIT展出,部分旧展馆也得到了重新修葺,但规模日益扩大的CeBIT仍使整个展览中心显得拥挤狭促,有意参展却未能得到展位的企业数量仍在增长,各个展馆里的人口流量也达到了极限。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普通观众对CeBIT热衷程度的日益加深,CeBIT在吸引IT人士进行深入讨论方面渐失色彩,开始面临失去性特点的风险。例如,1995年CeBIT迎来展商6,111家、观众755,000名,其中海外观众100,000名,其作为国际盛会的风采展露无遗。但需要注意的是,前来参观该届CeBIT的非人士上升到218,000,占整个观众数量的29%。
伴随着CeBIT的成功,汉诺威展览公司开始以“全球CeBIT”为口号将此品牌在海外市场推而广之。凭着以客户为导向的展会服务理念和以汉诺威始创为源头的展会品牌,汉诺威展览公司帮助客户开拓国际业务,以在充满潜在商机的海外目标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在对市场透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全新展会或是移植现有展会,CeBIT理念成功地实现了由理想向现实的飞跃。在CeBIT吸引世界各地高层管理者们会聚汉诺威的同时,全球CeBIT在海外市场发掘出更多其它目标群体,比如中层管理者。1999年,汉诺威展览公司正式决定将CeBIT推向海外,但限制条件是每个被选择的大洲只能推出一个CeBIT子展。促成此项决定的另一个有利因素是,汉诺威展览公司拥有15年在海外办展的丰富经验和的展会服务。
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以下简称CeBIT)新闻发布会2015年3月9日在中国驻柏林大使馆举行。作为全球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产业盛会,2015年的CeBIT将邀请中国成为合作伙伴国。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德国经济部、汉诺威展览公司及德国商界各方代表出席了发布会。
汉诺威将来在亚洲、在中国的定位是在上海,投资一个好的工业展览中心是为了办亚洲和中国好的展览会。基于此考虑,由汉诺威牵头联合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与上海市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共同出资兴建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0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其设计规模是20万平方米室内面积,5万平方的室外面积,是亚洲规模大、设施的展览中心。已经建成的是一期工程,4.5万平方米的室内面积和2万平方米的室外面积,第五号馆也开始兴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是亚洲当之无愧的大展览中心,无论从展览的设计和建筑设施都是按当今国际标准建造的,也就是说仿照欧洲的模式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