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子明浅绛彩瓷器款识真品图片
-
面议
从同治到民国前期,有姓名可考的浅绛彩瓷画师已有550多名。在中国瓷画史上,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瓷器上传承了传统中国书画的源流,使古老的陶瓷艺术焕发出新的青春,在借鉴很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按目前传世的实物资料,对浅绛彩瓷画师的构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着重从群体性构成,方面进行了探索。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前期瓷画家在后期也有作品问世,如程焕文、程松石、程言、任焕章、汪藩、汪章、张子英、俞子明、许品衡、敖少泉、汪照藜、陈子常、程万年(程衡)、梅峰樵、方家珍、高心田,黄铭光、焦佩兰、李金章、朱少泉、余焕文、罗炳荣等人,只不过他们的创作旺盛期在前期,同样,后期的一些彩瓷画家在前期也创作了一些作品,如汪友棠、徐善琴、喻春、李鼎臣、闵丹臣、吟浦、江寿堂、胡森甫、黄乾生、黄汝铭、余鸿宾、谢鹤龄、周达和等。只不过他们的旺盛期在后期。
之”。人物、山水、花鸟皆擅长,山水画的笔意设色颇像程门横笔点苔风格。这些新安画派中颇有造诣的画家到景德镇创作浅绛彩,他们不光自己画,还传授技艺给他人,把新安画派的艺术表现手法播撒到景德镇,再一次深深地影响了陶瓷绘画艺术,浅绛彩瓷器也受到晚清的“娄东画派”、“虞山画派”、“扬州画派”、“海上画派”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画派竞相留芳的局面。晚晴新安画派的浅绛彩瓷器画家以方面以黄山为背景特征,运用新安画派的技法创作浅绛彩,另一方面,他们还以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重要流派的作品为摹本,运用其技法及画意进行创作。从他们的作品中能看到其模仿前朝画派的画风,如汪友棠曾仿宋代米芾的“米家山水笔法”,清代恽寿平“白云外史之画法”、清代华岩“新罗山人笔法”的绘画山水,其作品明显带有前朝画派的风格特征。
由于浅绛彩是“瓷器上的国画”,所以鉴定时,除了一些瓷器的鉴定方法外,也可借鉴一些书画的鉴定方法。浅绛彩瓷画一般多为名人所画,有自己特的画风,都落有题字和题款。这样我们在鉴定时,就可以从画风到题字、题款和同一画师的已知作品一一对比,很容易鉴定出真伪 。浅绛彩瓷器的款识主要有四种,即干支纪年款、堂名款、作者姓名款、印章款等,鉴定时这些款识一定要和真品对照。题诗和画风,要注意其构图、线条、设色等方面是否准确到位。
清光绪8年(1880年)、清同治12年(1862年)、清光绪9年(1883年) 程门、金品卿、王少维 浅绛彩绘画集锦帽筒 (三对)
尺寸:高28.5cm
估价:RMB 2,000,0
成交价:RMB 6,900,000
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
在这一大批浅绛彩瓷、新粉彩瓷画家的影响和他们在瓷器艺术上高深造诣的熏陶下,不少有志于陶瓷绘画的外地人聚集于景德镇,致力于瓷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也许是因为这一些陶瓷艺术家们认为浅绛彩在艺术水准和社会需要上难有更进一步的潜力可挖,他们逐步放弃了浅绛彩,而是又一次选择了粉彩。过了不久,在掌握了已有粉彩的工艺技术后,他们便另辟蹊径,采用宋元以来的兼工带写的绘画技法,成功地了新粉彩画瓷法,还组成了新的画派。
清光绪 浅绛彩花鸟山水双耳海棠式瓶
尺寸:高30cm
估价:RMB 30,000
成交价:RMB 1,322,500
北京翰海2017国有文物单位交流会拍卖会
这种所谓的“新粉彩”画瓷法,是画面相对出新、技法相对出奇于传统的一种粉彩画绘的方法,因此也有人将此称为现代粉彩。由于“新粉彩”色彩比浅绛彩更为丰富和华丽,使得这种彩色瓷一问世就获得了富裕市民的欣赏,从而有了比浅绛彩瓷更为广阔的商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