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时效的本质是以振动的形式对工件施加附加应力,当附加应力和残余应力叠加后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屈服极,工件会发生微观塑性变形,然后降低和均匀化工零件内的残余应力,使其尺寸精度稳定。
除了残余应力值外,决定零件尺寸稳定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松弛刚度或零件抗变形能力。 虽然零件有很大的残馀应力,但由于抗变形能力强,有时不会引起大的变形。 在这方面,振动时效也表现出明显的作用。 振动时效的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时效构件的抗变形能力不仅未时效的零件,而且经热时效处理的零件。 振动会强化材料,使零件的尺寸精度稳定。
经实验证明,振动时效不仅可消除残余应力,还能削除残余应力峰值、均化残余应力,从而增强零件尺寸稳定性,且工件的材料性能和疲劳寿命都有所提高。随着振动时效理论的发展,诸多技术障碍得到突破,振动时效工艺在欧美国家被广泛应用。随后,我国也陆续出现各种振动时效系统,比如亚共振、频谱谐波、模态宽频等。
亚共振技术存在的问题
(1) 对支撑点、激振点、拾振点及方向有严格要求,需要不断的扫频、调整位置。所以由受过培训的人员操作设备,一般的工人即使受过培训也很难掌握这项技术;工件在单件生产时调整相当繁琐,拾振点、支撑点很难调到佳状态,一种工件就需要制订一种工艺;人为地确定需处理共振峰,这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也比较高;
(2) 因为是通过扫频的方式寻找共振峰,而电机的转速是有限的,当工件共振频率超出激振器的频率范围时,通过扫描就无法找到工件共振频率,因而无法对工件进行有效的振动处理。国家相关数据统计亚共振技术可处理的工件在机械制造业覆盖面仅为23%。
(3) 有效振型较少,振动时效的应力消除不稳定,应力的消除不能达到佳的结果;
(4) 噪声过大也是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
在21世纪初一种新的振动时效技术在中国出现了,她摒弃了原有振动时效技术攻关方向,辟蹊径,从另外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诠释振动时效的价值。突破了原有的技术瓶颈,迎来了振动时效应用的一个全新时代。因为其找频方式与处理频率,被称为频谱谐波技术。频谱谐波技术不再沿用原有的扫频方式,而是通过对工件进行频谱分析找出工件的几十种谐波频率,在这几十种谐波频率中优选出对消除工件残余应力效果佳的五种不同振型的谐波频率进行时效处理,达到多维消除应力提高尺寸精度稳定性的目的。频谱谐波方式不论工件大小、频率刚性高低、材料特性均能找出五种不同振型的谐波峰。不受激振器的转速范围限制,对激振点和拾振点无特殊要求,能够处理亚共振无法处理的高刚性高固有频率工件,能够满足对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工件,振动噪音低,在机械行业的覆盖面已达到近。处理的转速全部在6000RPM以下,也解决了亚共振设备噪音大的问题。
振动消除应力实际上就是用周期的动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使局部产生塑性变形而释放应力。这里,残余应力是作为平均应力提高周期应力水平而起作用的。
振动处理是对构件施加一交变应力,如果交变应力幅与构件上某些点所存在的残余应力之和达到材料的屈服极,这些点将产生塑性变形。如果这种循环应力使某些点产生晶格滑移,尽管宏观上没有达到屈服极限,也同样会产生微观的塑性变形,况且这些塑性变形往往是发生在残余应力大的点上,因此,使这些点受约束的变形得以释放从而降低了残余应力。这就是用振动时效可以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