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和田玉真假鉴定
-
面议
“子”字所代表的含义广泛而全面,有“种子”、“子女”、“幼小”等意,没有物性之分。因此,用“子”来表示和田玉卵石料,不仅能反映卵石料外形的特征,更从成因上体现了与山料的因果关系,“子料”是由母体奋力出来的玉石,在继承了山料质地特征的同时,再经过河流搬运和长期冲刷等因素的结合下,成为和田玉的精华。
新疆和田玉传统所称的和田玉产于新疆和田,整体品质偏高,因此市场价格也相对其他产地,尤其是的子料。新疆白“子料”外形呈鹅卵状,一般块度较小,体态光滑,质地紧密,颜色以白色为佳,外皮是子料的重要外观特征。新疆白玉“山料”块度大,有不规则棱角,质地也比子料粗,颜色以青白、灰白为多。“戈壁料”大小不等,多为片状,表面光滑,常带有波纹面和大小不等的沙孔,质地细腻、紧密、坚硬。“山流水”与“戈壁料”在外形和质地上有类似地方,但块度稍大,颜色较白。
韩国白玉软玉的原生矿床在韩国也有分布,有一定的白玉产出,中国市场俗称为“韩料”,也是近些年才在国内多起来。“韩料”整体的品质都偏低,颜色多呈青黄色或淡淡的棕色,蜡质光感明显,质地结构也相对松散。不同产地的和田玉在外形、块度、外皮、颜色、透明度和质地等几个方面既有相似性,有存在一定的差异,“韩料”一般属于和田玉中的低档料。
和田玉按产出环境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原生矿:山料;次生矿:山流水、子料、戈壁料。不同产地的产出环境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和田玉的品质上会有所不同,同种级别情况下,子玉质量佳、价值高,山流水次之。
硬度是鉴定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如刻画、压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在宝玉石学中通常所用的摩氏硬度就是指其中的刻划硬度。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度,摩氏4度以下通常称为彩石或雕刻石。硬度大,抛光性好,能使玉器发亮,同时也便于长期保存。和田玉经测定摩氏硬度为6.5—6.9,硬度比较大,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青玉硬度稍大于白玉。
和田玉的颜色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软玉相比,色调较多,自成系列。世界上透闪石玉颜色基本上为白、青、黄、黑、碧(绿)5种颜色,还有一些中间过渡色,由于含铁量很低,和田玉基本为种颜色,而超镁铁岩中透闪石玉含铁较高,基本上为绿色,即碧玉,按颜色,和田玉分为白玉、青玉、黄玉、墨玉4大类,其中可进一步划分,如白玉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昆仑山河流中也产有碧玉,但原生矿属于超镁铁岩型,故不应列入和田玉中,在和田玉中以白玉和黄玉为贵,古人说:“黄如蒸粟,白如截脂,黑如纯漆,谓之玉符。”特别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罕有,仅有新疆出产,在古代人们就认为“于阗玉有五色,白玉其色如酥者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