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径2公分桂花树价格
-
面议
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宽卵形,质厚,长2-4毫米,具小尖头,无毛;花梗细弱,长4-10毫米,无毛;花极芳香;花萼长约1毫米,裂片稍不整齐;花冠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桔红色,长3-4毫米,花冠管仅长0.5-1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长约0.5毫米,花药长约1毫米,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毫米,花柱长约0.5毫米。果歪斜,椭圆形,长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
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种植地区平均气温14-28℃,7月平均气温24-28℃,1月平均气温0℃以上,能耐低气温-13℃,适生长气温是15-28℃。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要求年平均湿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别是幼龄期和成年树开花时需要水分较多,若遇到干旱会影响开花,强日照和荫蔽对其生长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时光照。
嫁接法
嫁接砧木多用女贞、小叶女贞、小蜡、水蜡、白蜡和流苏(别名油公子、牛筋子)等。大量繁殖苗木时,北方多用小叶女贞,在春季发芽之前,自地面以上5厘米处剪断砧木;剪取桂花1-2年生粗壮枝条长10-12厘米,基部一侧削成长2-3厘米的削面,对侧削成一个45度的小斜面;在砧木一侧约1/3处纵切一刀,深约2-3厘米;将接穗插入切口内,使形成层对齐,用塑料袋绑紧,然后埋土培养。用小叶女贞作砧木成活率高,嫁接苗生长快,寿命短,易形成“上粗下细”的“小脚”现象。用水蜡作砧木,生长慢,但寿命较长。盆栽桂花多行靠接。用流苏作砧木,靠接宜在生长季节进行,不宜在雨季或伏天靠接。靠接时选二者枝条粗细相近的接穗和砧木,在接穗适当部位削成梭形切口,深达木质部,长约3-4厘米,在砧木同等高度削成与接穗大小一致的切口,然后将两切口靠在一起,使二者形成层密结,用塑料条扎紧,愈合后,剪断接口上面的砧木和下面的接穗。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异;插条埋入土中各处易生不定根,但无明显主根。桂花分枝性强且分技点低,特别在幼年尤为明显,因久常呈灌木状。密植或修剪后,则可成明显主干。树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时显出皮孔。叶面光滑,革质,近轴面暗亮绿色,远轴面色较谈;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倒卵形、披针形、倒披针形、长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