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私人老板收购拍卖崔如琢字画
-
面议
吴昌硕《桃花》
吴昌硕 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人”、“文人画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乔木《牡丹》
乔木,字大年,斋号南有斋,河北深州市乔屯村人。1941年从江寒汀习国画,为“获舫”入室弟子。擅长中国画。1961年任教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后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专擅花鸟,得师衣钵,并蓄陈白阳、新罗山人、任伯年诸家之长,用笔凝重,趣色嫣丽,尤以画百鸟见长,所写禽鸟,生动多姿,千变万化,惟妙惟肖,有“乔百鸟”之美誉。
陆抑非《牡丹》
陆抑非,名翀,字抑非,别号非翁,斋名崇兰草堂。江苏常熟人。早年就读于苏州桃花坞中学,后因病辍学,从李西山习花鸟画。
晏济元《荷花图》
晏济元 主张“学古敌古,创新破新”。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打牢根基,另一方面要和古人“为敌”,前人。在自己的“画龄”里,晏济元一直尝试“以古人为师,和古人为敌”。他青年时和张大千在上海联手仿作古画,落款书法专仿明末清初画家石涛,瞒过了许多鉴赏名家,调侃了当时派别森严的上海画坛。但他又不拘泥于古,了许多笔式,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
黄君璧《清供图》
黄君璧 经历了现代中国画的继承、演变和的过程,以山水画的成就为。他对山水题材的表现,通常是经过了自己精心的组织和设计,往往赋予山水画一种理想化的内容,这是他所追求的一种山水画的笔墨效果。虽然他有些山水(画)上面,题上画的某某某地,但是呢还是以这个自我发挥为主,以适应传统的图式为主。这个是他的一个特色,就说他面对真实的场景,他要经过他的一种这个笔墨过滤,后适应传统图式这部分,被他保留了,所以他的绘画追求那种笔墨的这个品位,和人格的那种层次。
启功《葫芦》
启功画作的风格是:构图严谨,手法生动,色彩鲜明,韵味悠长,尤其擅长山水竹石,极富传统文人画的意趣。“秋山人在画中行”是其常用的题材。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已在画坛崭露头角,50年代达到艺术高峰。
吴灏《荷花》
吴灏,1930年生于佛山,字玉、又字子玉,号迟园、迟居士、退园词客,广东省佛山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