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是一种前景非常广阔的吸收材料。它们属于直接带隙半导体,因此其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吸收体材料时,厚度只需达到1 µm即可。禁带宽度的调整范围为1.5 eV左右至1.7 eV以上。而且,即便采用低成本沉积技术,也能实现出色的复合特性。其开路电压也正在逐步逼近肖克利-奎伊瑟的极限。
挑战2:第二项挑战在于要将不足1cm²的实验室级电池提升到正常硅片大小。这需要进行大量的工程设计,不过可以借助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及蓄电池生产中成熟的沉积技术,因此该项挑战不至于成为根本性障碍。
如果采用PERC电池作为底电池,那么目前还没有合适的低温铝浆。晶硅和铝的共晶温度为577 °C,要在低于这个温度的情况下形成局部背场可能比较困难。因此,背面金属化在电池沉积之前完成印刷和烧结。不过,这种无法清洁度的金属化工艺(含粉尘及有机残留物)可能会对后续工艺及电池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还可以选择涂覆背银栅线,该工艺目前在双面异质结技术和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技术中均有使用。推荐善仁新材的AS9101低阻值导电银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