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个科目,其完整的成长曲线,一定是符合认知科学规律的。
吹嘘某个孩子具备从天而降的天赋,超光速完成白丁到大神的成长过程,多是为了割韭菜。因为,学的好的孩子有很多,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就需要宣传出去,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把杠杆效应发挥到大。这其实,是很多孩子教的好,家长用各种传播手段吹孩子的根本原因。但就孩子本身来说,真没什么可吹的,谁家都摆脱不了成长曲线背后的认知科学规律性的。
孩子美术学校的教学体系,是从美国引进的,标准的美高模式。整个课程体系,包括五个阶段:启蒙、兴趣、培养、培优、。极个别孩子,学前进入第三阶段,就能达到文化部社会艺术水平考级6、7级水平。即使如此,这样的小孩,距离真正的水平还有很大距离。为什么,要经历如此多的基础训练呢?
我小时候,学习美术的方式,就是临摹。我从没见过马,也没见过竹子,但是,我对马和竹子有兴趣,喜欢宣纸和墨,喜欢临摹。后来,临摹山水画,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画了有3年。现在的孩子,送到国内的国画学习机构,基本套路还是这样。我到某国画培训机构转了一圈,看到孩子们对着墙上挂着的画,认真的临摹,不知道该说啥。如此学习,何时才能真的激发出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北京国际电影节海报设计任务,交给从小学习国画的某神童,再交给孩子,你觉得谁会有更强的获胜概率?厚积,关键在如何积累上。离开必要的努力,探讨天赋,是非常好可笑的。
孩子,天天对着范文、范画抄袭,多就能练习个手熟,很难把自我内心深处潜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出来。老师,总是限制学生的表现欲望,刻板的将训练控制在方寸之间,就只能让学生设计的海报跟北京国际电影节海报一样丑。创造力、表现力、个性色彩,全都不见了。
为什么,美术这门课程,一定要从童子功练起?因为,小孩子从起点,就习惯了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较为容易培养出创造力和想象力。我问过的职业画家,对幼儿美术科学启蒙的理解,都是从涂鸦开始。
启蒙,就是涂鸦。经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幼儿会慢慢的形成绘画兴趣,进入第二阶段。此时,小孩子会爆发出个性化的绘画天分。再往后,才是慢慢的培养孩子对绘画的各种技巧的理解,一点点的施加约束,让孩子的天分和技巧,逐步的融合到一起。一旦,早期的启蒙和兴趣培养阶段被扼杀掉,孩子就很难挖掘出潜力了。因为,小孩子长大后,外部世界会施加各种各样的约束力,促使孩子的思维方式固化。如果,不能从小就让孩子在尺寸之间习惯了放纵和表现欲望,那么,大了想要激发出来,就很难了。
为何,一定要让小孩子画的画跟成年人一样?而成年人,又要努力的像孩子一样画画?
孩子学画启蒙阶段,胡乱画,是符合认识科学发展规律的。很多家长,都在孩子早期乱涂乱画中,丧失了信心,埋没了孩子的绘画欲望。半大不大的孩子,临摹的很像,有个毛线意义?成年人的视角,看起来非常合理的事情,在创造力层面恰恰是要颠覆的。
孩子老师,教孩子画蛋糕。他画完蛋糕,就开始乱画。先画了只鸟,又画了一群蚂蚁,再画鲨鱼。孩子的思维,完全不符合基本逻辑。画完后,我和老师交流下,他的意思,应该是各种动物都来开生日派对。他开心就行,能够享受到绘画的乐趣,即可。他,不会考虑,鸟、蚂蚁、鲨鱼,是不可能在一个平台上开生日派对的。他,不需要尊重逻辑。正因为如此,他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具有想象力的作品。
孩子,若是学画5年,画的跟墙上挂的画一样,我就得气的晕过去。我要的不是他具备鹦鹉学舌的神童能力。我要他能激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家长要是不懂,完全有能力把孩子很努力的带到沟里。
这周,孩子,次画国画,次用宣纸,画的效果,差点把我笑死。他真是把西画的技法,用到了国画上,在宣纸上乱搞。但我和他老师,就很开心,看着他自己去探索对新材质的理解。大多数情况下,你不用教孩子,应该让孩子用心的去尝试和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水平的教育,基本等同于量身定做、私人订制。
性格,是天生的么?处理的早,性格也是可以定制的,关键在于启蒙阶段的早期教育。很多人不信,这就是不懂科学的后果。情绪系统,也是神经网络运行结果。控制性格的关键,在于早期交互行为诱导。
脾气暴躁的孩子,一定是早期教育过程中,有导致脾气暴躁的交互行为适配神经网络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是因为从小到大,家长都没给设计一个提升注意力的训练。输入有问题,输出不会有好的结果。人脑,就是一台高度精密的生物设备。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脑系统的适配效果。
小孩,找什么人带,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孩子性格形成过程中关键的时段,一定要找适合的人带。家长做不好,就应该找人士,不要乱搞。
任何投资,都要寻求回报。陪孩子,一样是投资,要有投资收益分析。孩子,是不是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旦,孩子能比较顺畅的成长,突破起跑阶段疲劳期,马拉松才正式开始。十项,在阶段是费劲的。当孩子能进入竞技状态,一关一关的过,家长的压力才能逐步减轻。
在脑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子,幼儿园、小一、小二,就已经被老师和家长钦定了。每一个学霸,几乎都有早慧证书,早就被社会择优选拔了。但是,这些所谓的早期差异性,在高强度成长策略作用下,会被过程控制踏平的。
所谓鸡娃,就是研究过程控制的,要人为的干预孩子早期启蒙教育,踏平一切不科学的判定标准,人造神牛。这其实是更符合科学的。唯物论,决定了,人脑就是一个有着发展潜力的生物计算设备。我,不管你以何种标准评估,就负责执行强大的过程控制,把产品打造好,一出厂就是计算机。
体系,就是过程控制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在一个过程控制体系下过一遍,平均水平就取决于该学校的教学体系质量。中小学公立、私立教育系统中,每个学校,都有其教育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班太大,孩子和家长的配合程度不同,老师在校期间控制生产质量的能力不同,导致,教学体系过筛子培养出来的产品质量也不同。这些品控问题,才是不同孩子读书成绩差异性的根本源头。
孩子,是不是早慧,真的是一毛钱价值都没有。问题的关键,集中在品控,在过程控制。人与人之间,大的差异性,其实是生产流程不一样。这就是为何,如此狂热的关键原因。家长,都希望自己家孩子能混进品控能力强的生产线。
的产品,往往是私人订制的。绕开大众,采用更加先近、科学的控制过程,的设计,匠心运的质量控制要求,打造出更好的产品,才是学神、学霸出现的根本原因。
所谓鸡娃,精髓也就在于匠心运四个字上。小朋友起步那点儿差异性,脑子快不快,记得牢不牢,甚至,早说晚说1、2年,很重要么?这些都不重要。这对于那些高水平教练组来说,都不是关键因素,都是可以被转化掉的参数,可以被过程控制消化掉。
我爸、我妈,没有很高的文化,也没有掌握高水平的育儿理论。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没做出太多妨碍我形成立思考能力的事情。现在的母亲,
我教孩子,则完全不同,采用的是另外一种方法。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教学上,采用的是两种模式。知更鸟妈妈,是典型的死记硬背模式,是应试教育造成的结果。孩子,被动的接受家长传授的各种知识和经验,难以形成立思考精神。家长,特别有耐心的教孩子。孩子,变得越来越无知。看起来,知更鸟妈妈把孩子教的会很多知识。实际上,孩子只不过是在死记硬背知识,没有真正把知识融会贯通。
知更鸟妈妈,还不如我妈我爸的育儿方式。他们,是纯粹的佛系躺平自然流。他们,做好了管。老师,负责教。我,来立思考。这种方式,远比985妈妈蹲下来耐心给孩子讲题要高明许多。现在的妈妈,做不到如此佛系,难以管控住自己的手脚。因此,佛系躺平自然流,反而,需要领悟力和控制力才能真正做到。我爸我妈,不需要控制自己,因为,他们是发自内心的躺平。因此,鸡汤,鼓吹佛系躺平自然流,我都不屑一顾。这不就是我从小玩的那一套么?老黄历了,根本代表不了潮流。
我,会引导孩子问为什么。
我问孩子,孩子问猫。小孩,会模仿家长。孩子,从很小就要承接我提出的各种问题。时间久了,孩子也学会问家长。
我,特别不喜欢问问题,因为,从小习惯了问自己各种问题,习惯了立思考。我,在搞不清楚对方是不是有能力回答问题时,是很少会提问的。小时候,我极其善于向老师、成年人提问,因为,我爸我妈也不教我,我只能跟老师学。
良师,大的作用,不是答疑,而是,引导学生自问自答。什么,是良师?良师,可以润物细无声的教会学生。孩子,要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孩子,不但要知道结果,更要知道如何得到结果。
孩子,遇到一个问题。我,不会轻易的让他从我这里得到答案。我,不会轻易放过一个让他立思考的机会。为什么,孩子学围棋很锻炼智商?因为,家长也不懂围棋呀。家长,毛都不会,想讲也讲不了。孩子,除了求助于老师,就只能靠自己。如此,家长想要当知更鸟,也做不到。正因为如此,孩子才更容易在围棋中学到更多。
我,为何不喜欢教孩子?因为,我都教他了,他还怎么学呢?我会问他,引导他抽丝剥茧的解决问题,让他掌握思考的方法。如果,黑棋这么走,那么,白棋好的应对手段是什么?如果、那么,这种提问方式,让孩子体会到逻辑分析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