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诺威CeBIT展参展方案,2023年CEBIT
-
面议
首届CeBIT开幕前,汉诺威展览公司及所有展商和观众既充满期待又带有一丝不安和焦虑。1986年3月12日,当首届CeBIT迎来2,142家展商在200,000平方米的展出面积上展示其新产品、系统和服务时,所有的不安和焦虑都烟消云散。此外,纳入CeBIT的“通信”展区也迎来了190家展商。
CeBIT迅速发展为规模大的IT行业国际盛会。尽管有两次遭遇不佳天气,但展商和观众数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例如,1987年CeBIT举办前两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袭击了汉诺威市,第二天一早街上积雪达一米厚。在无数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届CeBIT如期召开,并被称之为“雪中CeBIT”,共吸引了406,474名观众前来参观。
汉诺威展览中心全部展馆都已用于CeBIT展出,部分旧展馆也得到了重新修葺,但规模日益扩大的CeBIT仍使整个展览中心显得拥挤狭促,有意参展却未能得到展位的企业数量仍在增长,各个展馆里的人口流量也达到了极限。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普通观众对CeBIT热衷程度的日益加深,CeBIT在吸引IT人士进行深入讨论方面渐失色彩,开始面临失去性特点的风险。例如,1995年CeBIT迎来展商6,111家、观众755,000名,其中海外观众100,000名,其作为国际盛会的风采展露无遗。但需要注意的是,前来参观该届CeBIT的非人士上升到218,000,占整个观众数量的29%。
史大使发表讲话指出,继2012年汉诺威工博会伙伴国精彩亮相之后,中国又成为2015年CeBIT伙伴国,这充分体现了中德双方扩大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愿望。
中国将在6号馆设立面积为2576平方米的中心展区,参展主题为“创新、融合、合作”,华为、中兴、海尔、阿里巴巴等20家企业,以及沈阳中德装备、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两个中德合作园区将集中向全球展示中国IT和通信行业在研发、生产和服务等领域的新成果。
汉诺威将来在亚洲、在中国的定位是在上海,投资一个好的工业展览中心是为了办亚洲和中国好的展览会。基于此考虑,由汉诺威牵头联合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与上海市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共同出资兴建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