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彩画的和玺彩绘旋子和苏轼彩画的区别
-
面议
一,旋子彩绘
旋子彩绘经考查来自旋花变形图案。旋花,植物名、旋花科、多年生蔓草,茎细长,缠络他物之上,叶互生、戟形、有长柄,夏天开漏斗状合瓣花,色淡红,又名鼓子草。汉《神农本草图经》上有“鼓子革,又称"旋子花”之说。可见旋子花的名称来历颇早。旋子彩画在元代初步形成,但尚为简单不成熟,如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的梁枋彩绘,明代旋子彩画具有四大特点:(1)在梁枋的中心(枋心)部位一般不绘制图案,大多采用青绿叠晕的空枋心。(2)梁枋的两端藻头之旋花心面积大,形状,富于变化,表现了花朵盛开的壮丽姿态。(3)旋花瓣的层次较多,每只花瓣大多带有翻卷折叠的小包瓣,表现了强烈的艺术性与真实感。这种花瓣的外形近似于凤的翅膀,所以画作工匠俗称“风翅瓣”。(4)所有各部图案,包括箍头、藻头及枋心等部位一律认色加晕,使每组图案都能明快的显示出深浅白黑四个色级。但对下一代的明清建筑旋子彩画起到了奠基作用。旋子彩绘在等级上次于和玺彩绘,在构图上也有明显区别,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做得很华贵或很素雅。这种彩绘用途极广,一般官衙、庙宇、牌楼和园林中都采用。清代在明代建筑旋子彩绘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改革、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进一步加强了规制。无论是图案的线路、做法、设色,题材以及用金多寡都有严格的等级标准,因此多年来画作工匠称旋子彩画为“规矩活”。
二,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这种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有关的建筑之上。和玺彩绘它可以分为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金琢墨和玺、楞草和玺、连草和玺等。它以图案来分类。它们是根据所绘制的彩画内容而定名。全画龙图案的为金龙和玺彩画。一般应用在宫殿中轴的主要建筑之上。梁枋上的各个部位是用特别的线条分开,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看起来非常华贵。和玺彩绘有金龙和玺、龙凤和玺及龙草和玺之分。金龙和玺的整组图案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要内容。枋心是二龙戏珠,找头中青地画升龙(龙头向上),绿地画降龙(头向下)。盒子中画坐龙。如果找头较长,可画双龙。降龙之处,再衬以云气、火焰等图案,具有强烈的神威气氛。龙凤和玺的级别低于金龙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龙凤二种图案组成,一般是青地画龙,绿地画凤。图案中亦有双龙或双凤。龙凤和玺中有“龙凤呈祥”、“双凤昭富”等名称。龙草和玺的级别又低于龙凤和玺,主要由龙和大草构图组成。绿地画龙,红地画草
三,苏式彩画
苏式彩绘多用于园林和住宅四合院。苏式彩绘除了有生动活泼的图案外,“包袱”内还有人物、故事、山水等。颐和园中的长廊,应是苏式彩绘的样板画廊。金琢墨苏画是苏式彩绘丽的一种,用金量大,包袱内的画面很;金线苏画则是一种常用的苏式彩绘,主要线条用贴金法。其他还有海漫苏画等。这些苏画内均无大型包袱,花型、图案等也较简单。
四,地方彩画
地方彩画是根据国内局部地方习俗审美的一种彩画技术。多由苏式,旋子,和玺彩画演变而成。其美观程度与其他彩绘效果大致一样,却体现了当地的特色习俗与审美。地方彩画的规矩性模煳,并不与其他彩画的规矩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