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合欢树苗基地,合欢树图片
-
¥150.00
合欢树的头状花序在枝顶排成圆锥大辩论花序;花粉红色;花萼管状,长3mm;花冠长8mm,裂片三角形,长1.5mm,花萼、花冠外均被短柔毛;雄蕊多数,基部合生,花丝细长;子房上位,花柱几与花丝等长,柱头圆柱形。荚果带状,长9-15cm,宽1.5-2.5cm,嫩荚有柔毛,老荚无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
合欢树生于山坡或栽培。合欢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但不耐水涝。生长迅速。
合欢树的种子处理于第二年3-4月间,将种子作处理后方可播种。由于合欢种皮坚硬,为使种子发芽整齐,出土迅速,播前2周需用0.5%的高锰酸钾冷水溶液浸泡2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80℃左右的热水中浸种30s(长不能超过1min,否则影响发芽率),24h后即可进行播种。利用这种方法催芽发芽率可达80%-90%,且出苗后生长健壮不易发病。
合欢树的育苗方法有营养钵育苗和圃地育苗。
营养钵育苗,常用的营养土有2种:一种是焦泥灰60%-70%、园土20%-30%、垃圾或栏肥9.5%、钙镁磷肥0.5%,混拌均匀;另一种是肥沃表土90%、草木灰7%、骨粉1%、腐熟畜肥2%,捣碎拌匀。每杯播种2-3粒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播种后上面盖些泥灰或细土25px,有条件的再撒上一些松针。把已播种的营养杯排成宽25px、长度不定的畦,畦四周培土与杯等高,以保持水分,约排18万只/hm2左右,播后1周即发芽出苗。
合欢树在8月上旬以前要以施氮肥为主,后期(8月中下旬至9月间)以施用氮、磷、钾等复混肥为主,用量为600-750kg/hm2,施肥时要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不得施“猛肥”,以防肥多“烧苗”。由于合欢不耐水涝,故要在圃田内外开挖排水沟,做到能灌能排。若管理适当,当年苗高可达2000px以上。如作城镇、园区绿化之用,要分床定植,苗期要及时修剪侧枝,主干通直。
合欢树枯萎病是一种系统性传染病,对合欢树来说是严重的病害。该病发生几率较大,幼苗及成品树都受到影响。其中,3-5年生树易患枯萎病且发病速度快。另外,一些生命力弱的植株受此病影响,容易死亡。合欢枯萎病受气候条件、土质和地势、栽培环境及栽植管理的影响。高湿、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积水地易发病;移栽或修剪等管理过程中造成的伤口,会增加镰刀菌侵染机会。
合欢移栽:栽前对根部进行杀菌消毒。以移栽小苗为宜。因大树移栽中的伤根多,为病原侵染提供了可乘之机。大树移栽时,减少起苗与运输、定植时间。对于已截过的枝干断面,涂抹保护剂,通过绑草加以保护。
栽后加强管理:合欢树栽后立即灌透水,促进伤口及时愈合。在日常浇水、施肥等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创伤口。旱时浇水、雨后排涝、定期施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
鞘翅目,蛀于害虫,6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树干内过冬。次年在隧道内化蛹,6月上旬开始咬食树叶。多在干和枝上产卵,每处产卵一粒,幼虫孵化潜入树皮为害,到9、10月份被害处流出黑褐色胶,一直为害到11月幼虫开始过冬。
防治方法
一是6月上旬成虫羽化期往树冠、干、枝上喷1500-2000倍的20%菊杀乳油等杀成虫。
二是在5月成虫羽化前进行树干涂白,防止产卵。
三是幼虫初在树皮内为害时,往被害处涂煤油溴氰菊酯混合液(1:1),杀树皮内幼虫。
四是注意栽前苗木的检疫工作,栽后加强管理,及早发现虫害,及时清除枯株,减少虫源及蔓延。
合欢花在我国是吉祥之花,认为“合欢蠲(音juān,免除)忿(消怨合好)”,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在宅第园池旁栽种合欢树的习俗,寓意夫妻和睦,家人团结,对邻居心平气和,友好相处。清人李渔说:“萱草解忧,合欢蠲忿,皆益人情性之物,无地不宜种之。……凡见此花者,无不解愠成欢,破涕为笑,是萱草可以不树,而合欢则不可不栽。”合欢花的小叶朝展暮合,古时夫妻争吵,言归于好之后,共饮合欢花沏的茶。人们也常常将合欢花赠送给发生争吵的夫妻,或将合欢花放置在他们的枕下,祝愿他们和睦幸福,生活更加美满。朋友之间如发生误会,也可互赠合欢花,寓意消怨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