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回收树脂价格,氨基树脂
-
¥3500.00
业内普遍担心的是国内厂商在高景气的情况下大量扩产。但我们分析认为,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新增产能分布为:2010 年70 万吨、2011 年18 万吨、2012 年32 万吨。10 年的产能投放大,并且有53 万吨都是在下半年投产。可钛白粉价格的大幅上涨也恰恰发生在下半年,可见供给的大幅增长,并没有扭转行业景气提升的大趋势。而未来两年的产能投放相比10 年是非常温和的,因此我们判断行业供需紧张的局面会日益严重,而非缓和。
氯化法流程短、为连续法工艺,理论开工率可以达到90%。但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几个国际手中,很难转让。而国内仅锦州钛业有3 万吨产能,其他厂商通过氯化法扩产的难度相当大。而硫酸法因为是在强酸环境下生产,采用的是间歇法工艺。国际上的开工率为80%,但国内普遍在70%左右。
一、竞争战略选择建议
1、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钛白粉企业通过不断扩张能够给企业带来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规模性,使企业的固定成本得到更大范围的分摊,使企业的风险规避能力得到更有效的提高,使企业在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但是规模扩大不等于自然地增加效益,钛白粉企业效益的提高还依赖于经营理念的更新及人员素质的提高。实质不是简单地追求规模而是效益,效益来自规模,更来自科学的管理。国内钛白粉企业应该从品类管理、存货管理、商品和服务组合优化、物流优化、采购渠道优化、自有品牌开发等多方面持续改善经营业绩。
2、发展合理的布局,向内地进行战略扩散。
3、选择适合自身实力的业态发展模式,发挥自己熟悉国情、贴近百姓的优势。
二、产业升级策略建议
1、产品结构与技术的升级
我国已从过去以硫酸法锐钛型钛白粉为主,转变为金红石钛白粉为主,金红石钛白粉产能已超过70%,而且这一比例还在提升中,但产品仍然集中在中低档次,钛白粉还靠大量进口,国内产品质量明显有优势的主要还是几家大的钛白粉企业。另外,氯化法钛白粉产品全国仅有3万吨,在147万吨总量中微不足道,下一步有四五家企业拟发展氯化法钛白粉业务,规划产能达到60多万吨,所以这个时期是转变产品结构、提升
我国技术水平、引进技术并消化承接的关键期。
2、节能减排与环保的提升
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明确任务。针对我国钛资源特点、钛白粉行业现状和开发引进氯化法钛白粉技术的难度,今后一段时间内钛白粉产业发展仍将以硫酸法为主,在如何有效利用硫酸法产生的废副物并引导并规范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等方面,国家和行业组织都在积极努力,从政策、法规多方面促使企业走循环经济道路。在此过程中一些不能达标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这将给企业生存带来更大压力,而对那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来说却是完善产业布局和提升竞争实力的大好时期
2.钛白粉行业或见底环保促景气度回升
钛白粉行业触底反弹。近两年随着经济增速趋缓,同时国内钛白粉产能不断增加,钛白粉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2012年,国内钛白粉产能达到280万吨,产量195万吨,净出口量22万吨,表观消费量173万吨。
于此相随的是产品价格的下滑,以金红石钛白粉为例,产品报价从22000元/吨以上下滑至16000元/吨(实际成交价约14000元/吨),企业毛利率亦大幅下而因环保因素导致企业开工降低,库存较少,同时传统旺季来临行业集中度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国内拥有钛白粉生产企业50多家,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中大量中小企业集中在缺乏资源优势的东部地区。而我国钛矿资源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整个行业还处于较为分散的发展时期。
我们认为,未来随着西南地区钛矿企业的有望迅速发展,拥有资源的企业对行业的话语权将加大,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环保因素有望成为行业整合催化剂。染料等行业部分中小企业纷纷减产甚至关停,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上升。我们认为,作为化工领域另一个污染重灾区,环保风暴有望刮向钛白粉行业。
环保治理成本高昂,中小企业难以承受。钛白粉生产耗水量,以硫酸法为例,每吨钛白粉耗水达100-150吨,因此,虽然处理难度不大,但处理量非常高。据了解,钛白粉废水处理固定资产投入高昂,达1300万元/万吨。在该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或难以承受,预计会逐步退出。
截至2021年年底,全球MDI产能共计910万吨/年,MDI分为两种,一种是聚合MDI,一种是纯MDI,聚合MDI主要下游有冰箱冷柜、汽车、外墙管道保温和胶黏剂等行业,而纯MDI主要下游有氨纶、TPU、鞋底原液和浆料等行业。
两个产品的下游淡旺季方面有一定的区别:
聚合MDI下游冰箱冷柜、外墙管道保温行业在淡旺季方面相对明显,其中下游冰箱冷柜的生产旺季一般在3-5月和9-10月,为各个节日销售旺季做好库存,但也有例外,像2020年因公共卫生影响,国内冰箱冷柜出口一直爆满,基本整年都是生产旺季;外墙管道保温行业的生产旺季是8-10月,一般国内聚合MDI市场价格高点多数出现在下半年,这与华北、东北地区的外墙管道保温行业的旺季是有一定关系的。
纯MDI的下游氨纶行业、鞋底原液、浆料行业生产旺季一般在3月、9月和10月,TPU生产旺季一般在6-10月份。
作为周期性较强的产品,MDI从全年的角度看:上半年旺季主要集中在3到5月份,5月之后往往处于下行阶段;下半年则是8月到10月处于旺季,其他时期为淡季。
7月至10月底,国内聚合MDI受国内外供需面利好双向刺激涨势如虹。国内工厂因下游需求转强、出口恢复且增量,从而减少对供应,聚合MDI市场应声而涨,特别是10月聚合MDI涨幅较大,短短1个月时间,市场上海货价格到10月底涨至23500元/吨,上海货涨幅达到36.63%。进入11月业者多对上半月市场持谨慎看涨态度,但因个别企业新价不及预期,让市场继续上涨愿望落空,上涨趋势戛然而止,以至于形成10月底的分水岭。目前市场震荡下行,后市究竟是供应面的主导作用不变,还是供需主导杠杆向需求面倾斜?
7-10月国内聚合MDI市场呈现上涨趋势,一方面是因国外装置不可抗力频发,导致国内MDI出口量增多,以及韩国企业装置10月检修,工厂提前对控量,从而海外进口量较前期减少;另一方面因下游需求旺季到来,刚需跟进尚可,以及后期间业者盼涨心态作用下,聚合MDI市场宽幅上行。在11月到来之际,因工厂多保持挺市态度且刚需仍存,业者多对上半月行情持谨慎看涨心态,提前预留少量库存至11月销售,因该部分货源成本较低,为后市埋下隐患。进入11月,多个企业依旧保持强劲的挺市态度,周定价企业报盘也有所上调且供应量极少,但上海周定价企业新报盘不及预期,且后市需求有转弱预期,部分业者悲观心态渐显,落袋为安心态渐浓,开始竞价出货,导致市场重心下滑。截止11月23日,华东地区上海货商谈价格19000-20000元/吨,较10月底下跌3000-3200元/吨,跌幅为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