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桥东区生物菌种服务至上
-
面议
好氧菌种
一、简单介绍 产品性状:粉状 主要成分: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等。 活菌含量:有效活氧含量≥200亿个/克 产品规格:1kg/袋 储存方法:密封保存两年,开封保存一个月 安全性:无害
传统的废水处理包括三个不同的步骤:、二级和三级。
1.初级处理包括通过沉淀或浮选去除固体。
2.二级处理涉及通过微生物分解去除有机物。
3.后,三级处理是废水再利用、回收或排放到环境中时可能进行的任何额外处理。在初级污水离开初级处理后,它被引入一个设计的生物反应器,在那里有机物被细菌、藻类或真菌等微生物利用,用于好氧或厌氧废水处理
主要功效: 1、好氧菌种对水体中有机质有很好的降解功能。由于芽孢菌群对外界有害因子较强的抵抗力,使污水处理系统有较高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处理能力强,在污水浓度发生大幅度的变化时系统也能正常运转,出水稳定排放。
好氧处理利用氧气和细菌生物质将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如氮和磷)同化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生物质。另一方面,顾名思义,厌氧处理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分解有机杂质以产生甲烷、二氧化碳和其他生物质。 质量流量控制器和仪表对于在有氧过程中实现快速、准确和稳定的空气和氧气流量至关重要。质量流量计可用于监测厌氧过程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快速、准确和稳定的流量。
公司始终坚持诚信天下赢的理念,不断致力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员工责任心的提高及售后服务的提高,竭力为客户打造适合自己的产品,让客户用的放心,用的满意。
降COD菌剂的特点
1、去除率可达98%以上,只需一次投加无后续添加,快速培养细菌,经济成本低,使用安全便捷。
2、产品性,无致病性,无二次污染。
3、可快速挂膜。
4、经过特殊驯化及强化,环境适应性强。
5、多种微生物复合使得产品抗冲击能力大幅增加,进而让水处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什么是生物除磷?
污水生物除磷就是人为创造生物超量除磷过程,实现可控的除磷效果。整个过程通过创造厌氧与好氧交替环节利用聚磷菌的作用来实现生物除磷过程。
根据霍尔米(Holmers) 提出的化学式,活性污泥的组成是C118 H170O51N17P,由此可知,C: N: P=46 : 8: 1。如果废水中N、P的含量低于此值,则需另行从外部投加,如等于此值,则在理论上应当是能够全部摄取而加以去除的。
豫佰润净水是一家集净水材料/净水填料/净水药剂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旗下主要涉及3个领域 净水药剂 净水滤料 净水填料 ,近两年来公司在药剂和滤料方面拥有更加的成绩
活性污泥的培养步骤
1. 向好氧池注入清水(同时引入生活污水)至一定水位,并注意水温。
2. 按风机操作规程启动风机,鼓风。
3. 向好氧池投加经过滤的浓粪便水(当粪便水不充足时,可用化粪池和排水沟内的污泥补充。),使得污泥浓度不小于1000mg/L,BOD达到一定数值。
4. 有条件时可投加活性污泥的菌种,加快培养速度。
5. 按照活性污泥培养运行工艺对反应池进行曝气、搅拌、沉降、排水。
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
生物除磷中通过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地摄取磷。经过排放富磷剩余污泥而除磷,其影响聚磷菌代谢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pH值、厌氧池DO、厌氧池硝态氮、泥龄、CP比、RBCOD含量、糖原、HRT等。
1、温度
温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不如对生物脱氮过程的影响那么明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不是十分大时,生物除磷都能成功运行。试验表明,生物除磷的温度宜大于10℃,因为聚磷菌在低温时生长速度会减慢。
营养物质
废水中的微生物要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经过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使复杂的高分子物质或高能化合物降解为简单的低分子物质或低能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通过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利用分解代谢所提供的能量和物质,转化成自身的细胞物质;同时将产生的代谢废物排泄到体外。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素为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废水中应按BOD5∶N∶P=100∶5∶1的比例补充氮源、含磷无机盐,为活性污泥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
悬浮物质SS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通过预处理悬浮物已大部分去除,但也有部分不能降解,曝气时会形成浮渣层,但不影响系统对污水的处理。
厌氧池硝态氮
厌氧区硝态氮存在消耗有机基质而抑制PAO对磷的释放,从而影响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对磷的吸收。另一方面,硝态氮的存在会被气单胞菌属利用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从而影响其以发酵中间产物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发酵产酸,从而抑制PAO的释磷和摄磷能力及PHB的合成能力。每毫克硝酸盐氮可消耗易生物降解的COD2.86mg,致使厌氧释磷受到抑制,一般控制在1.5mg/l以下。
在活性污泥的培养中,DO的供给量要根据活性污泥的结构状况、浓度及废水的浓度综合考虑。具体说来,也就是通过观察显微镜下活性污泥的结构即成熟程度,测量曝气池混合液的浓度、监测曝气池上清液中CODCr的变化来确定。根据经验,在培养初期DO控制在1~2mg/l,这是因为菌胶团此时尚未形成絮状结构,氧供应过多,使微生物代谢活动增强,营养供应不上而使污泥自身产生氧化,促使污泥老化。在污泥培养成熟期,要将DO提高到3~4mg/l左右,这样可使污泥絮体内部微生物也能得到充足的DO,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根据污泥培养情况逐步提高DO。
由于生物除磷系统主要通过排出剩余污泥实现除磷,因此剩余污泥量的多少决定系统的除磷效果,而泥龄长短对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和污泥对磷的摄取作用有直接的影响。污泥龄越小,除磷效果越佳。这是因为降低污泥龄,可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及系统中的除磷量,从而削减二沉池出水中磷的含量。但对于同时除磷脱氮的生物处理工艺而言,为了满足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要求,污泥龄往往控制得较大,这是除磷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的原因。一般以除磷为目的的生物处理系统的泥龄控制在3.5~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