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膛烟气含氧量,袋收尘CO在线监测
-
¥148000.00
PUE-9000 激光气体分析仪表采用原位安装方式,直接安装在工艺管道上, 分别用于检测转炉煤气中 O2 含量以及 CO 含量。不需要采样预处理系统,可以很好地避免取样系统复杂、取样管路易堵塞、分析滞后、维护费用高等问
题。仪表的响应速度小于一秒,每年可多回收 3000 万方煤气,按 0.15 元/立
方计算,仪表更换后此处工艺每年可为公司节省生产成本 450 万元。同时回收的煤气皆为合格煤气,不存在含氧量高的安全隐患。
PUE-9000 激光气体分析仪基于国际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该技术利用半导体激光器窄线宽、可调谐的特性(如图一激光光源频宽为红外分光光源的 1/106),对气体分子的单个吸收谱线进行分析。通过调制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电流来调制激光频率,使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特定波长的激光束在穿过测量管道时,被所测气体选频吸收,发生激光强度衰减,利用锁相放大器对接收端光电探测器探测的光信号进行解调,并结合气体浓度和红外或激光吸收光谱之间存在的Beer-Lambert[1]关系,获得被测气体的浓度。
4.3系统组成(单套)
PUE-9000激光气体分析仪,系统主要由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吹扫单元三大部分组成。
4.3.1发射单元
激光气体分析仪的发射单元由激光发射模块、信号调制模块、中央控制综合模块、人机界面模块组成。主要实现激光器的发射,信号的处理及人机交互等功能。 发射单元的机箱。
4.3.2接收单元
激光气体分析仪的接收单元由光电传感器、电源模块、信号解调模块组成。主要功能是接收传感信号解调后传输给发射单元等。
4.3.3机械固定单元
激光气体分析仪的机械固定单元由法兰、阀门、吹扫接口和光学器件组成。主要功能是固定接收单元、发射单元和光学器件等。
4.3.4吹扫单元
当仪器的测量环境比较恶劣时,为激光气体分析仪能够长期正常运行,需采用洁净的气体对分析仪的光学视窗进行吹扫,从而避免测量环境中的粉尘或其他污染物对视窗造成严重污染,影响测量结果。吹扫单元主要由减压过滤器、分气块和单向阀等组成。主要功能是为正压吹扫、分析仪的光学器件吹扫提供稳定流量的吹扫气
仪表安装甲方需提供的配套工作
1.操作平台搭建要求:操作平台不小于 4m2(不含管道阴影面积) ,平台栏杆高度不低于 0.75m;平台高度与安装孔距离为 1.2~1.5m,采用斜爬梯,倾角不大于 60 度,宽度为 0.6~0.8m,3m 以上平台爬梯加装护栏,护栏高度不低
于 0.75m。
2.吹扫单元安装架:吹扫箱安装安装方式:4-M6 螺栓孔固定尺寸:445*360
3.测氧仪表使用氮气作为吹扫气,氮气纯度要求≥99.99%;非测氧仪表若甲方允许也可以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吹扫气体,吹扫气体满足无油、无尘、无水(无水是指气体的露点小于-40℃)的条件。仪表如需配制氮系统,制氮系统配套工作要求另附
1.监测点选择
监测点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4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2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条件,以采样管安装孔为界按距离入口2/3,距离出口1/3的比率安装。也可安装在烟气总排放的垂直烟囱上,一般安装在烟囱总高度距地面的三分之一处(砖烟囱),但以安装在烟气排放气流平稳处为主。
具体要求应满足HJ/T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中第6条要求以及HJ/T76-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要求及监测方法中第6条要求。概述如下:
1)位于固定污染源排放控制设备下游。
2)人员易于到达,有足够空间。当平台高度>5m时,应提供Z梯/旋梯/升降梯。
3)应选择垂直管段和烟道负压区。
4)监测点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5)每台固定污染源排放设备应安装一套烟气CEMS。
6)若一个固定污染源排气先通过多个烟道后进入该固定污染源总排放口时,应尽
可能将烟气CEMS安装在总排放口上。
7)点测量CEMS的监测点应离烟道壁的距离大于烟道直径的30%,且不小1m,位于
或接近烟道截面积的矩心区。
2.安装平台
1)安装平台按400kg/m2等效均布荷载设计,大于此值时按实际要求或相邻的楼面
荷载系数设计。
2)钢平台的其他构件设计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
3)平台采用机械性能于A3F的钢材制作。
4)平台一切敞开的边缘均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设计应符GB 4053.3-8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的要求。
5)平台铺板应采用大于4mm厚的经防滑处理的钢板或者采用Φ16的圆钢制作踏
棍,考虑雨天,平台不得积水。
6)平台应安装在牢固可靠的支撑结构上,并与其刚性连接;梯间平台不得悬挂在
梯段上。
7)平台全部采用焊接,焊接要求应符合《钢结构焊接规范》。
8)平台钢梁应平直,铺板应平整,不得有斜扭、翘曲等缺陷。
9)制成后的平台应涂防锈漆和面漆。
10)平台外边缘到烟囱外壁的距离不得小于1200mm。
11)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得低于1200mm。
12)栏杆的全部构件采用性能不低于Q235-A·F的钢材制造。
13)栏杆的结构宜采用焊接,焊接的要求应符合GBJ 205的技术规定。
14)扶手宜采用外径Φ33.5~50mm的钢管,立柱宜采用大于等于50×50×4角钢
或Φ33.5~50mm的钢管,立柱间隙宜为1200mm(外直径)。
15)横杆采用大于等于25×4扁钢或Φ16的圆钢。横杆与上、下构件的净距离小
于等于380mm。
16)挡板宜采用大于等于100×2扁钢制造。如果平台设有满足挡板功能及强度要
求的其他结构边沿时,允许不另设挡板。
17)室外栏杆、挡板与平台间隙为10~20mm,室内不留间隙。
18)所有结构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安装后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他缺陷。
19)栏杆表面认真除锈,并做防腐涂装。
20)栏杆的设计,其扶手所能承受水平方向垂直施加的载荷大于等于
50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