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正规钢合金焊接原理
-
面议
提高珠光体耐热钢的热强性有三种方式:
①基体固溶强化,加入合金元素强化铁素体基体,常用的Cr,Mo,W,Nb元素能显著提高热强性
②第二相沉淀强化:在铁素体为基体的耐热钢中,强化相主要是合金碳化物
③晶界强化:加入微量元素能吸附于晶界,延缓合金元素沿晶界的扩散,从而强化晶界。
合金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任何金属结构材料的广泛运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性能特点,而且也依赖于焊接的技术技术水平。但是目前采用的气体保护电弧焊对合金钢进行焊接的方法存在焊缝结构不佳、焊接接头塑性和韧性不足、焊接残余应力大等缺陷。
复合镀层碳钢与铝及其合金的氩弧焊,就是在钢一侧先镀一层铜或银等金属,然后再镀一层锌。焊接时锌先熔化(因焊丝熔点比锌高),漂浮在液面上。而铝在锌层下与铜或银镀层发生反应,同时铜和或银溶解于铝中,可以形成较好的焊接接头。可使钢一铝焊接接头强度提高到197~213MPa。
焊接规范——钢和铝的氩弧焊使用交流电源,一是撞击氧化膜并使其破碎,还能清除熔池表面的氧化膜,使熔化的焊缝金属得到良好的熔合,焊接电流大小根据焊件厚度来选择,一般板厚在3mm时,焊接电流为110~130A;6~8mm时,焊接电流为130~160A;9~10mm时,焊接电流为180~200A。
摩擦焊是使受摩擦的铝及铝合金,在局部很小的体积内受热至熔化,与此同时通过加压顶锻,将钢形成的很小一点金属间化合物,从对接处被挤出来与钢很好地焊接起来。
焊前准备
① 焊前应先检查硬质合金是否有裂纹或凸凹不平等缺陷。钎焊面平整,合金与基体之间有良好的接触,才能钎焊质量。
② 对硬质合金进行喷砂处理或在绿色碳化硅砂轮上打磨去掉表面的氧化层,否则钎料不易润湿硬质合金。
③ 在清理硬质合金钎焊面时,好不用化学机械研磨或电解磨削等方法处理,因为硬质合金表面的钴被腐蚀掉后,钎料就很难再润湿硬质合金,容易造成脱焊现象。
④ 钎焊前应仔细检查钢基体上的槽形是否合理,嵌槽也应喷砂处理和清洗去除油污。
⑤ 钎料使用前用酒精或汽油擦净并根据钎焊面裁剪成形。钎料厚度0.4~0.5mm左右比较合适,大小与钎焊面相似即可。
埋弧焊时,都采用直流反接以获得较大的熔深;而埋弧堆焊时,则采用直流正接以减小熔深。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由于直流反接时不仅熔深大,而且焊接电弧和熔滴过渡过程都较直流正接和交流时稳定,而且具有阴极清理作用,因此被广泛使用,而直流正接和交流则一般不被采用。
焊件倾斜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碰到,可分为上坡焊和下坡焊。此时,熔池金属在重力的作用下有沿斜坡向下流动的倾向。
上坡焊时,重力有助于熔池金属排向熔池尾部,因而熔深大,熔宽窄,余高大。当上坡角度α为6°~12°时,余高过大,且两侧易产生咬边。
下坡焊时,这种作用阻止熔池金属排向熔池尾部,电弧不能深入加热熔池底部的金属,熔深减小,电弧斑点移动范围扩大,熔宽增大,余高减小。
焊件倾角过大,会导致熔深不足和熔池液体金属溢流。
焊缝熔深与焊接电流有关,也与材料的导热性能和容积热容有关。
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容积热容越大,则熔化单位体积金属及升高同样的温度所需的热量也就越多,因此在焊接电流等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熔深和熔宽就减小。
材料的密度或液体粘度越大,则电弧对液体熔池金属的排开越困难,熔深也越浅。焊件的厚度影响焊件内部热量的传导,其他条件相同时,焊件厚度增加,散热加大,熔宽和熔深都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