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陶土粉厂家联系方式,白云土
-
面议
性状:多无光泽,质纯时颜白细腻,如含杂质时可带有灰、黄、褐等色;外观依成因不同可呈松散的土块状及致密状态岩块状,具有可塑性,湿土能塑成各种形状而不致破碎,并能长期保持不变。
密度:2.54-2.60 g/cm3。
熔点:约1785℃。
工业类型
根据其质地、可塑性和砂质的质量分数分为三种类型:
1、硬质高岭土:质硬,无可塑性,粉碎细磨后具可塑性。
2、软质高岭土:质软,可塑性较强,砂质质量分数<50%。
3、砂质高岭土:质松软,可塑性较弱,砂质质量分数>50%。
陶瓷工业是应用高岭土早、用量较大的行业。一般用量为配方的20%~30%。高岭土在陶瓷中的作用是引入Al2O3,有利于莫来石的生成,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和烧结强度,在烧成中高岭土分解生成莫来石,形成坯体强度的主要框架,可防止制品的变形,使烧成温度变宽,还能使坯体具有一定的白度。同时,高岭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粘结性、悬浮性和结合能力,赋予瓷泥、瓷釉良好的成形性,使陶瓷泥坯有利于车坯及注浆,便于成形。如用在电线中,可以增加绝缘性,降低其介电损耗。
炻器,即紫砂制品。烧结温度在1000—1240℃,特点是烧结后坯体透气不透水,坯体保持开放性气孔和封闭性气孔的物理结构。封闭性气孔,即颗粒(以石英为核心的团结颗粒)中的气孔和颗粒之间的气孔。紫砂器皿的双气孔结构,导致紫砂器皿具有隔热效能和保鲜(透气)功能。封闭性性气孔的形成是紫砂泥中含的有机成分(主要是钾钠钙的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气体。但化学反应未尽充分,释放的气体不多,容纳在颗粒之中。如果反应充分,释放的气体就会较多,出现鼓泡和破泡现象。破泡后的地方,常温下收缩,就在坯体表面形成了“针孔”。紫砂未烧结,其中的黏土成分未充分发生化学反应,钾钠钙化合物依然较多,所以也会有土腥味,同时,坯体强度不够,受到外力容易破损。
瓷器,常见的碗盘瓷瓶。瓷器要求坯体致密度高,表面平整光滑(以便于在其表面施加描绘工艺)。瓷器成品的这种特点,就对所用材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致密度高、颜色洁白。只有特种陶土才能满足。所以,江西高岭村,就被上帝光顾了,因为那里所出陶土,是能满足这个要求的,这就是所谓的“高岭土”。任何陶土,一定高温,都能完全烧结,达到高致密度,即所谓的“磁化”。但是只有致密度还不够,好烧成后还颜色洁白,以便其他丰富多彩的颜色能在坯体上展开。于是,在唐代以后,杂质较多的宜兴陶土就逐渐褪去了瓷器生产的光环,不得宠爱,宜兴从此就开始生产日用陶了。塞翁失马,宜兴陶土中的杂质主要是铁的化合物,烧结后坯体呈现的紫红,倒是别具一格,增加了新的审美情趣,于是宜兴紫砂倒是成为一枝秀,成为“陶都”的名片。日用陶,价格低廉,生活所需较多。加之强度不承外力,必然经常旧去新来,需求量较大,生产效益较高,而紫砂却苦苦支撑。所以那时有门路的都去日用陶厂工作,只有没任何资源(人力资源和人际资源)的人,才不得不吃紫砂这碗饭。1980年代之前,金属、塑料器皿很少,但1980年代之后,不锈钢、特别是塑料制品的大量出现,给日用陶生产以致命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直到今天也不过是苟延残踹。而一直被边缘化的紫砂,却因为后物质条件的改善、喝茶用具的讲究,终于挨到了天亮的这一天,1990年代,更有台湾、香港精明的客商火上浇油,高烧发病。2000年代之后,在经历了短暂的冬天之后,紫砂又因茶文化的兴起,继续一路高歌。昔日的社会底层,终于一跃人上人,丑小鸭一举成为白天鹅。泥巴依然是那块泥巴,人依旧是那样的人,但摇身一变,紫砂壶成为“艺术品”,紫砂人也纷纷成为“大师”、“艺术家”。
陶土主要用作烧制外墙、地砖、陶器具等。
陶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小横山一带。含矿层位主要是白垩系上部粉砂质粘土,第三纪残坡积、冲坡积,第四系上更新统戚嘴组粉质粘土。矿床(点)取样分析:含二氧化硅65.18-71.86%,三氧化二铝15.02-17.99%,三氧化二铁3.27-6.61%,氧化钙0.75-1.68%,氧化镁0.89-2.07%,烧失量4.19-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