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回收龙洋价格表
-
面议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龙洋币制
清朝末年,我国许多省份先后铸造机制 银币,其中有的银币背面铸有蟠龙纹,俗称“龙洋”。中国早的龙洋是 张之洞倡议铸造的广东龙洋。
光绪十三年(1887年) 两广总督张之洞看到大量外国银币流入中国,充斥市场,扰乱经济,遂奏请朝廷自铸银币,以谋抵制。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批准由广东 银元局试铸银币,这种银币正面是“ 光绪元宝四字,中心有四个满文字,也是“光绪元宝”,外围 珠圈内为英文“广东省”及“七钱三分”字样,背面是 蟠龙纹,上方为“广东省造”字样,下方为“ 库平七钱三分”。另外还有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厘、七分三厘和三分六厘五等四种面额,钱币界叫作“七三番板”,后改为 七钱二分,叫“七二番板”。这是我国早铸造的带有蟠龙纹的 银币。样币送到北京后户部下令将正面的英文移到背面,而把背面的中文移到正面,就成为后来广泛流通的广东龙洋。
清代铸银元始于乾隆,当时曾铸带有班禅头像的纪念性银币。道光年间铸造了一些银币,主要是用来赏赐的。机器铸币始于光绪八年(1882),由吉林机器局铸造,但规模极小。光绪十三年(1887),两广总督张之洞看到大量外国银币流入中国,充斥市场,扰乱经济,遂奏请朝廷奏请自铸银元,并于1888年,在广东银元局试铸银币成功,也正式开启了中国机制银币的历史。
一枚小小的银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元素。如今遗传在世的钱币虽然并不多,但是每枚银币价值却是不菲。银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判断的,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