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咨询:孩子说“太累”,到底怎么回事?
-
面议
摘要:在人们的印象中,小孩子天生无忧无虑,不用为生活担忧,为何也会感到“累”呢?
作为成年人,由于生活的压力、工作的不如意,经常会感到疲倦。而在人们的印象中,小孩子天生无忧无虑,不用为生活担忧,为何也会感到“累”呢?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解读:孩子说“太累”,到底怎么回事?
案例:郑女士近很苦恼,儿子今年读初三,成绩还好,近他总是说感觉头脑不清楚,感觉很累。其实,儿子的功课虽然很重,但是每天在10点前就睡觉了,应该也不是缺乏睡眠。
郑女士想问儿子到底怎么了,但他不愿意说,只是说太累了。郑女士向学校老师询问,老师说儿子听课总是打瞌睡,作业完成的质量不佳;有时候下课了,也见到他无精打采。现在,他的成绩已经下降了。郑女士她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好。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解析:
孩子感到累,作为家长也自然跟着担心和焦虑。很多孩子在紧张学习之后都会产生一种疲劳感,这种疲劳有的属于生理性疲劳,有些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
一、生理性疲劳
生理性疲劳,是指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如果参加了消耗体力的劳动,或者是参加体育运动,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疲惫感。但是,小孩子和大人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小孩子一般精力旺盛,好动,在短暂的较充分的休息后,就能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而大人则可能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加上工作压力大,这种疲倦感的消除要比小孩子要慢一些。生理性疲倦一般都是短暂的,如果孩子长期感到疲倦,那么家长就要注意了。
二、心理性疲劳
对于功课压力大的孩子,容易进入心理疲劳期。特别是上毕业班的学生,由于长时间的重复复习,加上升学压力带来的焦虑情绪,会给心里带来一定的紧绷感,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此时心理的疲劳反应越大。这种主观体验的疲倦感,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如果孩子心理疲劳很严重,就可能发展成为心理病态,影响到身心健康。
那么,对于孩子出现的疲劳感?应该如何应对呢?心理认为,光靠睡眠时间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家长要区分孩子到底是属于生理性疲劳还是心理性疲劳。一般而言,有心理性疲劳的孩子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不愿意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
2. 看书时,注意力常常不能集中;在看电视电影时,却津津有味。
3. 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
4.上课时也提不起精神,课后却非常活跃。
5.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更害怕考试,甚至每到上学、上不喜欢的课、考试前,会出现“肚子疼”、“头痛”甚至“呕吐”的反应。
如果对比发现,孩子属于生理性疲劳,那么父母可以反思一下,孩子平时的营养如何?睡眠质量如何?是否缺乏体育锻炼?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努力,平时注意让孩子适度运动,多为孩子准备富含维他命、蛋白质及铁质的食物。
如果孩子属于心理性疲劳,那么家长也不于惊慌。一般来说,孩子的疲倦源于在学习上的挫折感以及对自己的不自信。如果孩子愿意和家长交流内心的困扰,那么双方可以共同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孩子的心理上的疲劳症状就会减轻或者消除。
有些孩子可能是因为觉得学习过于枯燥无味,每天重复做题,难以坚持。当在学习上无法获得乐趣,那么学习起来也就力不从心了。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寻找生活的乐趣。比如说带孩子外出活动,增加孩子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为孩子准备与课程相关的趣味书籍,这样既让孩子感到无穷乐趣,又掌握了知识。当生活不再枯燥乏味,就会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这样自然能够减轻孩子内心的疲倦感。
如果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也不配合怎么办?此时家长好寻求心理的帮助。心理咨询师更了解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能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状态,让孩子愿意说出内心的想法,,也是一种消除疲倦的方法,因为当孩子所压抑的东西得到了释放,心中就会舒适很多。重要的是找出孩子疲劳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