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是怎么被“绿”的
-
面议
有青绿色的锈蚀似乎是青铜器理所当然的形象,但是,它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
早的合金
青铜是人类有意识合金化的早产物,是一种铜与锡、铅的合金材料,人类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进入青铜时代,经历了约2500多年,直到铁器大量使用,青铜时代才宣告结束。目前已知世界上早的锡青铜制品分别发现于距今约2800年的西亚两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
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已知有关青铜合金成分规律早的记载。这里的“金”指的就是铜或者铜合金。实际上,在变得锈迹斑斑之前,青铜器是闪瞎眼的金色!
铜离子的七十二变
传世青铜器经受着水分、酸、碱、空气、微生物的长期影响,在此过程中,青铜器和外界环境产生了一系列化学作用和电化学腐蚀。
在室温下,铜会和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产生相对稳定的呈红色的氧化亚铜,当空气中有足够的二氧化碳和水时,氧化亚铜又会转变成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呈翠绿色,在自然界,它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孔雀石。如果继续与二氧化碳和水分反应,孔雀石将转化成蓝铜矿。
这蓝蓝绿绿的锈蚀层就是铜绿,铜绿虽然会不可避免地破坏器物本身的光泽、纹理,但它质地致密、成分稳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青铜器继续与氧气和水接触,进一步锈蚀。在中国北方,一些窖藏的青铜器表面只有一层薄薄的铜绿,透过铜绿还能看到器物金色的本体。
不过,还有一种变绿机制更加致命,那就是粉状腐蚀。
青铜器以及氧化亚铜和碱式碳酸铜锈蚀层都有孔隙,如果被埋入地下,土壤中的水分、盐分、氧气、二氧化碳、各种离子就会渗入小孔,开始眼花缭乱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在此过程中,多种腐蚀产物交错发生,从内而外腐蚀器物,严重的将导致器物本体荡然无存,只剩下锈蚀层。
在土壤溶液中溶解的铜离子,有的被还原为纯铜,有的成为氧化亚铜,有的在外表面生成碱式碳酸铜及碱式硫酸铜,有的则和土壤中的氯离子生成白色的氯化亚铜沉积,如果氯化亚铜继续反应就会产生浅绿色、疏松的碱式氯化铜。
碱式氯化铜结构疏松,会进一步催化氧化反应,导致青铜器溃烂和穿孔。
所以含有氯离子的两种锈蚀就是所谓的有害锈、青铜病。青铜病在出土后也不会停止,有的还会加速发展,传染给其他健康器物。当然,除了上述伤害,微生物、温度、光线等也都会让青铜器受伤。
其实,由于自身成分和腐蚀环境的不同,青铜器的锈色还可以有黄、红、紫、白、灰色等20多种颜色,其成分涵盖赤铜矿氧化亚铜、黑铜矿氧化铜、辉铜矿硫化亚铜、靛铜矿硫化铜、胆矾硫酸铜等等,所以仔细观察,青铜器上的色彩还真是五彩斑斓呢。
保持历史状态是保护青铜器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要保护青铜器被发现时的造型、纹饰、材料、工艺,还包括器物上附着的使用痕迹、纺织物痕迹等古代信息。就锈蚀来说,无害的锈蚀是器物古艺术品的象征之一,同时还是自然形成的保护层,应该保留它。如果发现会传染的有害锈,那么是一定会清除掉的。
青铜器的冶炼不是突然出现的,在此之前,古人已经在偶然的情况下,使用砷铜共生矿和铜锌混合矿冶炼出了早期黄铜和砷铜合金。中国早的铜制品为陕西姜寨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出土的原始黄铜片(含有铅锡的铜锌合金),时间可推至公元前3500~3000年。
随着冶金实践的进行,对矿石识别能力的提高和对金属性能认识不断深入,冶金逐渐进入了有意识冶炼青铜的阶段。因为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铜锡共生矿不像铜砷共生矿那么常见,所以锡铜合金,尤其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中的锡是有意加入的,含锡8%以上的铜锡合金被认为是人为合金化的真正青铜。
在纯铜中加入铅、锡,不仅可以将低材料熔点,更可以提升材料性能。纯铜就是红铜,熔点为1084.5℃,如果加上15%的铅,材料熔点会降到960℃,如果加上25%的锡,熔点就会变成810℃。加了锡,合金会有较高的硬度和光亮的色泽,加铅则会赋予金属溶液有更好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