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古钱币鉴定中心地址
-
面议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史实互证
是古钱币鉴定的基本方法
在封建社会,铸钱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科技领域都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有关铸钱的记述在历代正史中都不可或缺,更散见于稗官野史、杂文笔记之中。但历朝铸币都是一个庞大的组合,不可能每一具体钱币都能在史籍中找到根据。五代以后年号钱渐成铸币的主要形式,改元铸钱形成定制。年号钱为其铸主提供了直接的文字依据,因而以物证史、史实互证成了鉴定钱币的重要方法。
为方便审议,钱式一般统一规格,多为35毫米左右和46毫米左右两种,和对应行用钱并非一般大小。这枚治平通宝钱式直径35毫米左右,广穿。为与行用钱相区别,“平”字少铸两点。行用钱中亦见治平通宝广穿小平钱,但书法与此有异。说明钱式上的钱文书法尚未确定。
这枚大观通宝钱式直径亦为35毫米左右,钱背铸特殊标记。行用钱是没有这种背纹的。
嘉熙通宝背穿上“十”穿下“西一”铁钱实物直径39毫米左右,穿上“十”为折钱之意。但这枚钱币绝非铁母,因为其直径只有35毫米左右。进一步证明钱式与对应行用钱大小是不一致的。
西夏乾祐宝钱钱式,直径35毫米左右。钱式背面多铸有这种弯月标记,在行用钱上是见不到的
辽代寿昌八年钱式,直径在46毫米左右。寿昌年号实际只有七年,可见钱式皆为提前许久就已形成。此钱文字也与辽代行用钱风格不符,说明钱式只是确定基本形制,之后还要请人正式书写钱文。
宋代九叠篆书皇宋通宝折五型铅质母钱和同版同模子钱
辽代天赞通宝折三型铅质母钱和同版同模子钱
金代篆书泰和重宝折三型铅质母钱和同版同模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