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标书代写公司中标率高狐域代写标书
-
¥500.00
工程建成后,项目区内年节约水量327.27万m3,节省水费支出6.22万元;农民实际亩均负担的水费支出降低42.72%;农业方面粮食年增效益95.23万元,按照20年经济计算期计算,效益费用比为 1.28,内部收益率为16.8%,经济净现值62.17万元。
为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市计划发展局与市水利局负责工程的申报、监督工程实施和组织工程验收及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西贴渠用水者协会负责组织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并参与项目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检查验收,负责末级渠系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项目开工前市水利局与项目区西贴渠用水者协会正式签定投劳协议,确保投劳按时足额到位。
项目区地处西北内陆,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主要特点是干旱少雨,蒸发量大,降水量年均180.0mm,年均蒸发量2058.4mm,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1.44倍,干旱指数为7.0。年平均气温8.8℃,气候特点是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昼夜温差一般约为10℃~15℃,年日照时数2854 h,日照百分率达60~70%,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3~146kca/cm2.年,年平均风速3m/s,综合上述要素可看出,灌区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有机物质的积累,但又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是一个典型的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灌区。
项目区主要粮食作物除水稻与旱作套种外,基本上实现了耕、耙、播、收机械化,水稻由于引进新品种,采用新工艺,在播种上机械抛秧、机械插秧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机械化程度较高。在种植制度方面,近年来,进一步实验和推广了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实施了粮食间作、粮肥间作、粮油间作等种植制度,但效益低,品种单一,管理粗放,需要加以改造和提高。
石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牛首山东麓臭泉沟、磨石沟一带,岩性为奥陶系灰岩,致密坚硬结构较完整,表层风化度1.5米,主要物理指标:容重2.75g/cm3,饱和抗压强度75kPa,软化系数0.85,料场厚层~巨厚层占80%,计算可开采量大于50万m3,料场距项目区43.61km,有大车道可达料场,运输方便。
魏渠下游的蒋东村为回族居住区,长期的灌溉困难,激发了该村群众对上游地区群众和镇干部的不满情绪,该村各项工作难以开展,都以灌溉困难,群众减产为理由,每到用水高峰期,上下游争水矛盾特别,群众为此斗殴、上访告状的事件时有发生,该村灌溉难问题,已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社会稳定,影响着民族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