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加固增强剂混凝土强度加强剂
-
≥50千克¥35.10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的三向受压力学性能,以强度等级、围压值和再生骨料取代率为变化参数,设计24个试件进行常规三向受压试验.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形态,获取了其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等重要数据,并提出了三向受压状态下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性模量和峰值应变计算式.结果表明:三向受压状态下,再生混凝土表现为剪切型破坏;随着围压值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性模量、峰值应力及峰值应变均显著增大,并且峰点后的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较平缓,再生混凝土的延性提高.后利用莫尔-库仑理论探讨了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对经过不同碳化时间的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测试其力学性能和微观孔隙特征参数,并提出混凝土内部"孔隙曲折度"概念.结果表明:碳化对提高混凝土抗冻性具有恒定的促进作用,碳化3~14d可使混凝土因冻融造成的动性模量下降量减少3%~12%;碳化使混凝土内部孔隙曲折度增大;掺加粉煤灰可增大混凝土内部孔隙曲折度,使侵蚀介质的渗透路径变长,进而提高其抗冻性;引气虽然也可提高混凝土抗冻性,但与其内部孔隙曲折度的相关性较低,表明引气和使用矿物掺和料对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机理不同.
=============================================================================
以下为产品介绍:
混凝土加固增强剂混凝土强度加强剂
冬季施工时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用筑致杰Z6混凝土增强剂能快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混凝土增强剂是一种水溶性的液态产品。
其主要成分为具有反应活性的碱金属硅酸盐或改性的碱金属硅酸盐催化剂,助剂等。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能快速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的副产物发生二次反应。生成大量的化硅凝胶,这些凝胶能堵塞混凝土内部毛细微孔,从而增加混凝土表面的密实性,抗压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快速地提高回强度。
2.混凝土表面碳化导致的回强度偏低,包括:地面,墙面,柱子,桥梁,隧道等。3.新混凝土,水泥构件涂刷以延长使用年限。1.性密封,使用筑致杰Z6混凝土增强剂,使混凝土在其生命周期中被密封,并可延缓任何油污及其物质的渗透。
混凝土表面增强剂能提升的幅度就越小,对于C30以上的混凝土,1.已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由于养护,配合比,外加剂等的使用,受冻等原因造成的强度偏低。2.混凝土表面碳化导致的回强度偏低,包括:地面,墙面,柱子,桥梁,隧道等。3.新混凝土,水泥构件涂刷以延长使用年限。预拌混凝土强度的验收是以标准养护试件为依据,因此,真不合格系搅拌站原因造成的,如原材料配合比及生产等环节控制不严。而不合格则是指新拌的混凝土本无质量问题,是由于浇筑的过程振捣,养护,现场试块管理,检验设备与方法等存在问题而造成的。建筑工程大计,质量,为杜绝混凝土强度发生真不合格,供方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原材料的进场检验。
解决后期强度不足问题。1.新旧混凝土地面,墙面,立柱的涂刷,增强强度,硬度,回值一般能提高10-25%。硬化养护7天以后可提高40%。2.各类起灰,起尘,起砂的混凝土构件或水泥构件的加固修复处理。3.各类新混凝土构件及水泥制品表面强度不足涂刷,增加强度,硬度,延长使用年限。1.正式使用前建议对特定部位行小面积的试验,在确认使用效果和用量后在大面积使用。使用前请搅拌均匀。混凝土强度不足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使用筑致杰Z6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可快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回强度10-40%。筑致杰Z6混凝土表面增强剂是液态水溶性产品,通过充分渗透,一般能渗透3-30mm,其有效成分能迅速与混凝土中的游离钙发生化学反应。
以上为产品介绍
===============================================================================
其 资 讯:
为了分析硫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寻找改善硫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方法,采用改进水煮法检测了硫化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通过四组分分析和接触角分析研究了硫化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采用冻融劈裂强度试验、车辙试验以及低温弯曲试验研究了硫磺用量、空隙率以及抗剥落剂对硫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硫磺可改变沥青的组成,并改善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硫磺用量、空隙率及抗剥落剂对硫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采用醋酸酯-共聚(VAE)液、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及适量外加剂制备了聚合物水泥基灌浆材料(PCGM),并对其可灌性能、黏结性能、收缩性能及抗渗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的VAE液改善了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可灌性,有效提高了材料的黏结性能及抗渗性能,较好地降低了材料的收缩率.利用扫描电镜对修补界面及试样内部结构进行了微观性能分析,并探讨了VAE液对水泥基灌浆材料的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