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金枝槐树
-
¥80.00
金枝槐锥状花序,顶生,长25-28厘米,花梗较短,花萼呈吊钟状,具灰色绒毛,花冠黄色,具短的小柄。荚果,串状,长2.0-6.0厘米,直径8-12米米,小苞片2枚,形似小托叶;花萼浅钟状,种子间缢缩不明显,种子排列较紧密,果皮肉质,成熟后不开裂,有种子1-6粒,种子椭圆形。花期5-8月,果期8-10月。
金枝槐苗木常用嫁接繁殖,用国槐做砧木。
国槐砧木的播种育苗:一般亩产国槐苗5500株,常规育苗,当国槐苗高0.4-0.6米时,可以进行金枝槐的嫁接。
播种:金枝槐播种前用地膜覆盖大垄,之后穴播,穴深2.5-3.5厘米,株距15厘米,1垄播种2行,行距40厘米,将种子播入穴内,1穴2粒种子,播后覆盖2.5-3.5厘米细土,压实。
苗期管理:金枝槐播种后及时浇水,浇透,以后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商情,进行水分调节,遇到干旱时,及时补水,遇到大雨天,及时排涝。
金枝槐叶部病害可用农业防治:冬季清除枯枝、落叶,集中销毁,减少越冬病源;加强抚育,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溉,健壮树体。
金枝槐干部病害
主要是腐烂病。该病主要为害主干和枝条,分枯梢和干腐两种类型,以干腐型较常见。枯梢型多发生在侧枝及顶梢上,3月上旬至5月中旬为发病盛期,初期病部皮层变色,失水枯死;干腐型多发生在西南方向冻伤、灼伤等处的主干和大枝上,溃疡面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状、菱形,有酒糟味,腐烂变软后失水下陷,有时龟裂,病斑扩大至树干一周时上部枯死。
金枝槐叶部病害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3次,抑制夏孢子萌发。
干部病害防控技术
加强树木肥水等养护管理以增强抗病能力;树干涂白,防止病菌侵入并有杀菌作用;对新移栽树,及时浇水保墒,增强树体抗病能力;加强管护,尽量避免树干受机械损伤;发现伤口或病斑,及时涂抹杀菌剂,如15%氢氧化钠溶液、20倍波尔多液或30倍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雨季空气湿度大时,用50%退菌特200倍液喷干,防止病菌传播为害;对大病斑,可在病斑上涂砷平液或不脱酚洗油等防治。
5-6公分的高杆金枝槐是金枝槐基地内培育的规格品种,高杆的金枝槐是使用普通榆树嫁接5-6根金枝槐枝条,经过生长后形成的。在嫁接过程中需要对金枝槐进行整形,主要步骤包括截干,养干和抹芽。
截干就是将榆树砧木确定好高度后在枝条的基部截断的措施。截干主要适用于树干长势软弱,弯曲扭转但具有较强的萌芽,发枝能力的植物,在行道树,花灌上使用较多。乔木品种如国槐,法桐,白蜡,柳树等和金枝槐一样都需要截干。
金枝槐基地内通常采用加大种植密度的方式或做高杆农作物的方式来抑制侧芽的发展。同时也可以 养干的目的。密植和截干相结合效果更佳明显,但在此其加强肥水的管理。
抹芽和摘叶主要是针对榆树砧木上孽生的枝叶,将多余的芽抹除。摘叶是将叶片剪除。二者都是整枝的措施之一,目的在于培养苗木的正常分枝。
抹芽和摘叶在5-6公分金枝槐的生长初期,将分枝点以下的枝,芽先抹掉1/3左右,随着金枝槐的生长,在逐步去除,后将分枝点以下的全部除去。在分枝点以上,要择留主干上相距有一定距离,分布均匀的芽或枝作为培养骨架枝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