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四翅滨藜种子怎么种植
-
面议
四翅滨藜(学名:Atriplex canescens (Pursh) Nutt. )是藜科,滨藜属多年生半常绿灌木,又称灰毛滨藜,为盐碱地优良饲草 。四翅滨藜广布世界各大洲的温带、亚热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原产美国中西部高原。为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广泛用于牧场改良、防风固沙、盐碱地改造,是一种耐干旱、干冷、高寒,可以防风固沙、改造盐碱、改良牧场的饲料灌木。
生长环境
四翅滨藜为旱生或中生植物,喜光,不耐遮阴,不耐潮湿,根系发达,一年生露地苗根深可达3~4米,二年生根深4~6米,是植物高度的5倍左右。四翅滨藜不仅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尤其在生态环境恶劣的荒漠、高原、盐碱荒滩上也能生长得很好,干旱、抗寒冷、在年均降水量350mm以下,极端低温-35℃~-42℃,极端高温45℃,都能正常生长。
一种提高四翅滨藜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具体的操作为:利用处理剂对四翅滨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浸种处理结束后置于蛭石基质上进行发芽处理,所述的处理剂为次氯酸钠溶液和/或赤霉素溶液。上述提供的提高四翅滨藜种子发芽率的方案,其可有效提高滨藜种子的发芽率,四翅滨藜大批量的繁殖。
四翅滨藜种子的育苗方法
1、播种育苗
(1)土壤处理大田育苗在土壤深翻前,采用多菌灵、五路硝基苯或硫酸亚铁制成毒土3撒施或进行混拌灭菌,用辛硫磷或甲拌磷等药剂毒土灭虫。
(2)播种。播种前进行12~48h清水浸种,待20%~30%种子裂口吐白时进行播种,亦可采用ABT6号生根粉10~50mg/kg浓度浸种12~24h后播种。播种深度一般以1~2cm为宜,太浅时种子容易因地表干结而造成芽干;播种过深种芽破土困难,影响出苗。大棚育苗不需遮阴或覆膜,但在露地育苗,播种前期采取遮阴或覆膜,以利于提高低温、保湿,防止日灼。但应注意,待种子大量出苗后要及时车去覆盖物。青海东部地区,大棚育苗可在3月中、下旬进行播种,露天育苗可在4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后一般8d左右开始出苗,20d左右出苗结束。
嫩枝扦插育苗
(1)土壤处理于苗期管理土壤处理方法与播种育苗相同。扦插前应灌足底水,扦插后10d左右应予遮荫,每日洒水1~2次,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有条件时好采用全光喷雾扦插育苗设备进行。
(2)插穗采制、处理与扦插。6~8月份选择生长健壮的优良类型单株,采集中上部当年生嫩枝,剪取8~15cm,上部留3~6片叶,修去下端其余枝叶作插穗。插穗剪好后,用清水浸泡1h左右;或采用50~100mg/kg浓度的ABT1号、6号生根粉液浸泡插穗下部2h后及时扦插。扦插基质的选择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成本低、效益好”的原则,选用耕作土、腐殖质、细沙做扦插基质;有条件时可采用锯沫与耕作土或河沙、蛭石与耕作土等做基质。
苗木出圃时间
在我场圃,大棚容器播种苗在出苗后50~70d即可出圃,1年能出圃2~3次。嫩枝扦插容器育苗,在根系长到容器底部时即可出圃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