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仁堂款瓷器鉴定的基本方法技巧
-
面议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民国瓷器不再以改进胎、釉、彩等原料为目标,甚至也不再以工艺、技术改进为目标,而是专以绘画水准竞高下,形成了夸耀瓷绘技艺而不是制瓷工艺的趋势。这一时期瓷器装饰上仍以青花、粉彩、五彩为主流,器物形制上基本沿袭了晚清的风格,但造型上比晚清瓷器要纯朴平直些。装饰题材广泛,款识也是历朝都有,尤以清代乾隆为多见。总体上来讲,民国时期的民间仿官窑器其面貌不及原御窑仿前朝的精良,但民国初出现的 “古月轩” 瓷器,则是以仿清康雍乾瓷胎画珐琅的面目出现的。
到了民国晚期,由于工艺操作的机械化程度提高,坯胎变得整齐划一,厚薄均匀,切割,胎土细润,铁星减少。同时,窑炉和燃料的改进使器物受火均匀,胎土瓷化程度提高,不易变形,胎体坚致。如江西瓷业公司生产的部分瓷器,采用了机械制坯等工艺,其胎质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上手时能明显感觉到胎体的规整和坚致。
现代仿品的胎质往往坚密而生硬,分量或轻或重,与民国时期真品的胎质有明显差异。一些仿品为了追求重量上的相似,可能会在胎土中添加杂质,但这样会导致胎质的质感和色泽不自然,缺乏真品的细腻和温润。
而现代仿品的款识往往在书写风格、字体结构、笔画粗细等方面存在破绽。有的仿品款识字迹模糊、笔画软弱无力,缺乏真品款识的神韵;有的则在字体的模仿上过于刻板,没有真品的自然流畅之感。此外,仿品的款识颜色和质地也可能与真品存在差异,真品的款识颜色通常深入胎骨,与釉面融合自然,而仿品的款识可能会浮于表面,颜色过于鲜艳或暗淡,容易被识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