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有没有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施工报价
-
面议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夏季绿阴匝地,海风习习;秋季霜叶如染,是赏秋佳地。作家郁达夫曾赞为“湛山一角夏如秋”。湛山寺依山而建,1934年开动工,1945年落成。面积23亩。
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完整的保留,受青岛市文物局委托,设计单位组织技术人员,于2017年4月1日对三圣殿及东西寮房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测绘,并提出相应的抢险加固工程保护方案。
昌乐田家老庄明楼位于昌乐县宝都街道田老村(原称田家老庄),濒临小丹河,风光秀丽。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砖石木结构的二层小楼,距今约400年。上有龙头雕像,下有铁皮包门,还有“老式猫眼”,当地人称它“明楼”。
明楼西山墙上有一道明显的裂缝。此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留下的创伤。
2009年10月,昌乐县人民将田家老庄明楼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立碑加以保护。2015年5月,宝都街道又将其申报为“山东省首批乡村记忆工程保护单位”。
墙线错落有致,用材规整,屋面饰件、木构、雕刻等方面均体现了的工艺水平,屋顶的东西两端和屋脊上共有6只造型精美传神的龙头雕件,雕件下方都有一排形态各异的神兽。4角戗檐砖分别刻有“福、寿、康、宁”四字。明楼的建造,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科学价值
明楼建筑完整的保存了真实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比较典型的明代北方住宅特征。前门是一个布满铆钉的“铁门”,实为一扇被铁皮包裹的木门。在门的中部有两个相隔不远的方形小孔,其功能相当于现代楼房门上的“猫眼”,用来观察楼外情况。房内偏西侧靠墙凿有一井,其功能是用于饮用,亦可防备火灾。明楼的遗存为研究中国明代传统民居建筑在建筑规制、形态风格、工艺技术、材料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明楼是民俗与建筑文化的现实标本,也是研究古代民居与生活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