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CGM超细水泥供应商
-
¥1200.00
用于湿法生产中的水泥窑称湿法窑,湿法生产是将生料制成含水为32%~40%的料浆。由于制备成具有流动性的泥浆,所以各原料之间混合好,生料成分均匀,使烧成的熟料质量高,这是湿法生产的主要优点。
湿法窑可分为湿法长窑和带料浆蒸发机的湿法短窑,长窑使用广泛,短窑已很少采用。为了降低湿法长窑热耗,窑内装设有各种型式的热交换器,如链条、料浆过滤预热器、金属或陶瓷热交换器。
水泥出厂质量合格证应有生产厂家质量部门的盖章;其试验报告应有试验编号,以便与试验室的有关资料查证核实,并应有明确的结论,签字盖章;生产厂家的水泥28天强度补报单不能缺少;使用单位认真查看水泥的有效期,对于过期的水泥,做复试,并须认真查看试验报告中各项实测数值是否符合规范中规定的标准数值;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水泥,根据试验报告的数据可降级使用,但经过有关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且应注明使用工程的名称、使用的部位。如果是连续施工的工程,其相邻两次水泥试验的时间也不得超过其有效期。
与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有关的施工资料还有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技术交底、施工日志、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申请通知单、混凝土及砂浆试件试压报告、试验编号等,因此水泥的合格证、试验报告不仅应与实际所用的工程、部位的水泥相符,还应与以上施工资料对应一致。
受潮结硬的水泥会降低甚至丧失原有强度,所以规范规定,出厂超过3个月的水泥应复查试验,按试验结果使用。对已受潮成团或结硬的水泥,须过筛后使用,筛出的团块搓细或碾细后一般用于次要工程的砌筑砂浆或抹灰砂浆。对一触或一捏即粉的水泥团块,可适当降低强度等级使用。
水泥主要技术指标
(1)比重与容重:标准水泥比重为3.1,容重通常采用1300公斤/立方米。
(2)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颗粒越细,硬化得越快,早期强度也越高。
(3)凝结时间:水泥加水搅拌到开始凝结所需的时间称初凝时间。从加水搅拌到凝结完成所需的时间称终凝时间。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6.5小时;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迟于10小时。实际上初凝时间在1~3小时,而终凝为4~6小时。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由凝结时间测定仪进行。
(4)强度:水泥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5)体积安定性: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能。水泥中含杂质较多,会产生不均匀变形。
(6)水化热:水泥与水作用会产生放热反应,在水泥硬化过程中,不断放出的热量称为水化热。
(7)标准稠度:指水泥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时的稠度。
使用方法
1、 针对不同大小的缝隙空间.不同土壤地质环境,不同的灌浆基础条件,不同的强度指标要求确定适宜的水灰比(通常注浆科水灰比的范围为0.5—4.0),用电动搅拌机进行搅拌,直至均匀.然后将浆体倒入注浆桶中。
2、将注浆机的输送管嘴部与事先固定于基础上的注浆嘴对接固定,接通注浆机电源,开启阀门进行注浆.并控制注浆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在0.1—0.5MPa范围内。不同的基础条件,不同的水灰比,所需的注浆压力不同。注浆压力太大,可能形成劈裂注浆,无法均匀渗透。灌浆压力太小,则无法渗透至细微空间)。
3、待灌浆完成后封闭灌浆孔。
4、当灌浆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分段灌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