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隔离式双扉医用洗衣机,医疗洗消融合建设方案
-
¥10000000.00
国家卫计委于2016年12月27日,颁布了我国首部有关医疗机构环境感染控制的标准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规范》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等要求。
环境表面是指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指建筑装修表面,指墙面、地面、玻璃窗、门、窗台、卫生间台面等方面,是不可移动的表面;医疗器械设备表面指仪器设备表面,是可移动的表面。医疗机构的环境表面也被称为“无生命”的环境表面。
《规范》推荐采用物理方法来处理复用的清洁工具,即采用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装箱保存,从提高清洁工具复用的有效性。复用处理全过程自动化控制,质量。物理消毒的重要参数—A0值达到600,是卫生用品复用低标准,可以通过80℃持续10 min、90℃持续1 min或93℃持续30 s来实现。
WS/T 508《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于2016年颁布,其主要要求内容包括:
二区三通道:
• 脏污区与清洁区之间设置的全封闭式、实质性隔断,两区之间空气不能对流。
• 脏污进入通道(含传染品进入通道),清洁品发货通道,人员进出通道。
分类与分区处理:
• 床品,工服,手术服(棉质)等常规医用织物采用洗衣龙或隔离式洗脱机处理;
• 婴幼儿,产科等零星纺织品,单的隔离洗脱机处理;
• 传染品、地拖抹布类,立封闭区域用隔离洗脱机处理;
• 洁区同样做相对隔离分类、分区整理。
流程和路径:
• 工作流程应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 合理设计,注重效率流程,感控流程,管理流程建设。
软器械清洗消毒烘干一体机(简称软器械洗烘一体机)集隔离(双扉)洗脱和烘干功能于一体;满足WS310的要求,具备A0值实时监测、水质监测和可追溯功能,并且满足WS/T508的要求;适用于医院楼层、生物工程、制药企业、软器械的试验等小规模使用。
1.采用“触摸屏+手动键”双操作控制器,双备份操作更可靠。中文人机对话操作界面,用户可自行编制程序;
2.国内外的A0值实时监测专利技术,A0>600用于一般科室;A0>3000(加热90℃,程序号为9)用于高温消毒乙肝病毒HBV等;直接设定为程序供操作者选用,确保消毒效果比人工更可靠;
3.水质监测和调整,满足WS/T508和WS310的要求(选配项);
4.可追溯——是软器械消毒的基本要求,可追溯项目满足消毒供应中心的开放要求,包含:程序参数,运行参数,A0值,水质监测项目,终末漂洗水质,以及WS310.1-2016,4.3.3的要求等。
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简称MSSC,属于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的一种,但区别于院内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的是,MSSC是立于医院所设置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部设置的CSSD和面向医疗器材生产经营企业等的消毒供应机构。
MSSC所属主体为投资企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可为物流能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医疗机构提供消毒灭菌服务,属于区域共享中心。覆盖面不于执业登记地址所在大市范围内,也包含周边城市,辐射范围大小、远近主要与客户周转频次及物流覆盖公里数成本相关。
执行标准除与CSSD相同的WS310 1.2.3外,还应遵循《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可提供业务有硬器械消毒灭菌、软器械消毒灭菌、软式内镜消毒灭菌三大类,企业可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及自身战略定位选择性投资相应流水线。
所属主体:投资企业
审批取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服务主体:区域内外医院、门诊、体检中心等应设置CSSD的医疗机构
执行标准:WS310 1.2.3、《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
主要特点:区域共享、盈利降本、风险转嫁、质量提升
医疗洗涤中心,在设计要求上,需要将洁净区、人员净化、物料净化和其他辅助用房进行分区布置。同时应考虑生产操作、工艺设备安装和维修、气流组织形式、管线布置以及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等各种技术设施的综合协调结果。
整体要求:洗衣房建筑面积和硬件设施均应与医院的规模、性质、任务相适应,并兼顾未来发展规划的需要。
1、规划好三个通道
应设有工作人员、医用织物接收与发放的通道,且是的,不能混用通道。
2、“工作流程应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要求物流无交叉,设备的布局要统筹考虑,研究避免物流交叉和逆行。
3、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设置完全隔离屏障
完全隔离屏障的定义是“洗衣房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设置的全封闭式、实质性隔断,除分别开设通道门共人员进出和物品由污到洁运送外,两区之间空气不能对流”。
①污区与洁区之间设置的是全封闭式、实质性隔断;
②污区与洁区分别开设通道门,不是在二者之间的间隔墙上开门;
③两区之间空气不能对流,这是评价隔离效果的标准,也就是说要达到完全密封。
4、更衣室
污染区应设污染区更衣(缓冲)间等,清洁区应设清洁区更衣(缓冲)间等”,“污染区及各更衣(缓冲)间设洗手设施,宜采用非手接触式水龙头。
5、对通风量有了定量要求
污染区室内机械通风的换气次数宜达到10次/h,小新风量宜不小于2次/h。
6、对地面和台面清洁提出要求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对污染区的地面与台面采用有效洗涤剂进行拖洗/擦拭,消毒方法参照WS/T367执行;清洁区的地面、台面、墙面应每天保洁”,这就要求地面和台面要适应拖洗/擦拭。
医疗洗消是指针对医院的手术器械、手术衣、手术敷料,以及医院床单被套、白大褂、护士服、病员服等医疗器械、物品和医用织物等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它是医院“院感控制”的核心,也是确保医护人员和广大病患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医疗洗消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包括“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医疗硬器械消毒供应、医疗软器械消毒供应”三个方向。
医疗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和医用布草区域洗涤中心建设方案解决了医用被服、手术服及儿童被服等物品收纳、洗涤、消毒、烘干、熨烫、分发等追踪。完全符合国家卫计委《医用织物洗涤消毒规范》WS/T 508-2016 及相关消毒供应管理规范要求,并通过 ISO 9001 标准化管理体系认证。
严格按照分类、分区,隔离洗涤。医疗布草洗涤方案严格隔离洗涤,杜绝二次污染,不同种类织物隔离洗涤:工服、病员服、母婴服、重污织物、传染类织物严格分装、分区洗涤。污区投放、洁净区取件:单向流程操作,污区投放、洁净区取件,完全物理隔离,避免洗涤过程中织物的二次污染。医疗布草洗涤方案由于布草前期植入了医疗布草标签,后期管理变得轻松、数据并有追溯性,数量也很准确!杜绝了以前的混料、丢失布草的问题。大大节约了人工,提高了效率!
根据国家卫健委2018年6月11日发布的《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软器械的洗消要作为立的生产流水线进行生产处理,且医疗软器械的处理工厂(公司)需要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能合规合法、有资质去承接软器械的洗涤、消毒和灭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