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吴康瓷器一般值多少钱?
-
面议
“文革”瓷已成为一个收藏热点。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发生在中国的“无产文化大革命”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期间,许多艺术家借用不同的艺术手段,记录、描绘、再现了当时的一些特殊场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记忆和思考。吴康(1914—1991),这位活跃在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就是其中一位,早在1959年他就被景德镇市委市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是中国陶瓷肖像画的一代宗师。
这块吴康绘制的“文革”瓷板,长约71.9厘米,宽约43厘米。画面生动地描绘了群情激奋的工农兵搞活动时的场景:现场24面鲜艳的迎风招展,绕场一周。97个工农兵和批判对象等人物,分别用不同的动作、表情和衣着等来表现。他们有的高举手喊口号,有的站在汽车上用喇叭发号召,有的挥动飘扬,有的在发放宣传材料等等,可谓作者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各具神态而不千篇一律。
吴康是景德镇瓷画像创作领域具有性质的人物。他当年与结社求艺、勇于开拓以文入画入瓷陶艺发展新路的“珠山八友”齐名,以绘画人物肖像见长,造诣深厚,堪称一代瓷画像大师。
据了解,吴康先生是景德镇瓷上肖像画名家,一生专注瓷上肖像画,技术,艺术造诣很高,对后世影响广泛,是景德镇瓷上肖像画承前启后的代表性人物,其作品曾多次作为国礼馈赠外国政要和国际友人。1959年,吴康先生被景德镇市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
上世纪30年代,瓷画像只是简单的黑白效果,吴康反复钻研,改进了以往黑料瓷画像单调、粗糙的技法,别出心裁地采用西洋画与摄影艺术相结合的手法,运用明暗对比的笔调塑造塑像,成功绘制出张彩色瓷画像。这一创造性的发明,使年仅l7岁的昊康声名鹊起。新中国成立后,吴康率先组织创建了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这就是的景德镇艺术瓷厂的前身。吴康先后担任合作社副主任和艺术瓷厂副厂长。这一时期,吴康一直承担着绘制毛泽东等人画像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瓷画像,以及绘制世界名人肖像画的任务,他的大量作品被国家收藏,或作为国礼赠送各国政要。1959年,被景德镇市授予首批“陶瓷美术家”称号,作为景德镇瓷画像创作领域的一代宗师,吴康了吴派陶瓷肖像画,艺术成就斐然。
为了追求盈利,市场上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粗制滥造。许多新仿的“文革”瓷,如现在文物市场上有些新仿的“样板戏人物”、“红卫兵”像,从造型的塑造到色彩都不够,特别是神态极差,没有神韵,没有感觉。二是内容过分。表现在一件作品上,绘制水平也较高,如此丰富热闹,如瓷板、彩瓷瓶、盘、壶等,内容上往往过分,如“样板戏”图案纹瓶,附有电脑制作的多形体文字;反映“文革”运动内容的瓷板,似一幅的“文革”瓷画,恨不得把“文革”十年的内容全融进去,如“大批判、大字报、抓革命、促生产、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样板戏、上山下乡运动、跳忠字舞、学习毛泽东语录”等等,应有尽有,这样全面的“文革”内容的瓷板,在当时是无法完成的。因此,真假值得研究。将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仿制会更多,对现存遗留下来的珍贵“文革”陶瓷以更多的关注。
这里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由于认为“文革”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故新仿“文革”典型器物的瓷器较多,但这类现仿石湾陶器神韵、气质、感觉都较差,从色彩、内涵上都不够真实贴切。离开那个时代或者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再塑,无论如何其神韵、内涵都不够真实。因此,提醒收藏家注意的是,鉴别真假“文革”瓷,要着重从作品的内涵也就是我们认为的艺术神韵的角度去衡量更准确。
文革”结束几十年了,“文革”陶瓷的收藏越发显得火热,它毕竟只是十年时间,值得珍惜收藏的作品很多,作为国家博物馆,应该重视对这段历史文物的收藏,特别是名家的收藏,是十分重要的。
时代感触打动人,“文革瓷”的主要表现内容就是中国那个特定时期的社会情况,时代生活气息强烈,对于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人来说是一种生活经历的象征,很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怀旧情绪,再加上特时期特的价值,很容易就勾起了他们的收藏欲望,一时间社会价格水涨船高,掀起新的收藏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