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镁合金棒WE43厂家
-
¥100.00
WE43稀土镁合金铸态下的显微组织,可以发现其组织均为等轴状晶粒,且组织比较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40 μm。显微组织由灰色α-Mg基体和分布在各个晶粒中黑色蠕虫状的稀土共晶相组成,同时还可以看出基体中有富Zr区,呈黑色球状分布[7]。可以看出,稀土Y、Nd以及Zr加入到镁合金中可以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8]。由于Zr的存在,是Zr形核,然后晶粒内的稀土相均是围绕着Zr核呈发散状来形核长大的,且晶内的稀土相都没有穿过晶界。由图1(b) 可以看到,在晶界处分布着少量的析出物,其可能是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离异共晶组织。由于在浇铸过程后,在空冷的状态下,冷却速度比较快,稀土元素Y、Nd的迁移能力较弱,扩散速度较慢,所以在铸造冷却凝固的过程中,合金元素Y和Nd来不及进行充分的扩散,从而在晶界处形成了离异共晶的组织[9]。由于是铸态组织,合金中的稀土相都还没有溶入到基体中,所以整体的力学性能比较差,通过进一步的热处理予以改善,从而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
WE43稀土镁合金在时效处理后,由于先前的520 ℃固溶处理8 h使得Y、Nd溶入镁基体中形成镁基固溶体,从而导致晶格发生畸变,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加,产生固溶强化的作用,合金强度提高。同时,第二相(硬脆相)的部分溶入镁基体使得第二相减少,合金的塑性提高;由于Y、Nd在镁的基体中的固溶度分别为12.6% 和3.6%,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溶解度急剧减少,所以WE43镁合金在时效后具有明显的时效强化特性,时效析出的细小弥散第二相可以有效的钉扎晶界,抑制晶界滑移,阻碍位错运动,产生弥散强化的作用,使得基体强化,从而时效后合金整体的强度增加、塑性降低
1) WE43稀土镁合金铸态组织为等轴状晶粒,比较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40 μm。铸造冷却凝固的过程中,在晶界处形成了离异共晶组织。
2) 经520 ℃×8 h固溶处理后的组织,共晶相的数量和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枝晶偏析基本消除。230 ℃×8 h时效后稀土第二相的数量增加,并且在晶粒内部析出了点状稀土相。
3) 经过250 ℃×16 h的时效后,合金的硬度达到峰值,随着时效时间的继续延长,合金的硬度下降。
4) 固溶处理后WE43稀土镁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62.59 MPa左右,断后伸长率约为5.0%;而经过250 ℃时效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增大,断后伸长率在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