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驿城区心理咨询机构
-
¥600.00
孩子不去上学了,怎么办?
我经常接到许多父母焦急的电话:「怎么办,我的孩子不想去上学?」这些孩子,是怕被同学欺侮?是跟老师过不去?是课业考试的压力太大?是得了厌学症?还是根本就是莫名其妙!
是孩子有问题,还是父母有问题?当然,如果父母气急败坏、羞辱批判孩子,或者是焦急忧虑、惊慌失措,那就是父母有问题了,因为这样的父母根本帮不了孩子。
如果父母可以先安定自己忧虑的情绪,尊重和接受孩子的现况,然后耐心地去了解孩子不去上学的原因,对症下药,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合作之之下,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如果是孩子对上学没有兴趣,那么父母要试着帮助孩子去找到他自己喜欢做的事,在家帮忙或外去打工都可以,或许过一段时间,孩子又想要回学校了。
现在的父母孩子少,个个都是宝,总是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对孩子的学习也都特别的用心。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上很多的才艺,如果学校功课哪一门考不好,父母就请家教或让孩子上补习班,这些孩子除了学校的课程和作业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
哪个孩子不贪玩?许多孩子爱上网、打游戏,看电视、迷偶像,父母就软硬兼施,接着就讨价还价:你读多少书,考第几名,你就有多少时间可以做你想要做的事。表面上这种协议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彼此相安无事。但初中以后的孩子,在威胁利诱的管教方式下长大,胃口愈来愈大,父母提供的诱因愈来愈无法满足,于是冲突日剧,有一天关系搞僵了,他就用拒绝上学来要挟父母,于是情势逆转变成:父母活在孩子的威胁利诱之下,苦不堪言!
也有许多孩子在父母的督军下,小学、初中的功课都还不错,但因为长期迎合父母的感觉和需要,而忽略自己的感觉和需要,到了一个临界点,就失去了生命的动力:不想再跟随父母的指挥,但也不知道如何去感觉自己,只觉得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问他怎么了,他自己也不知道。如果这时候在感情上、友谊上出状况,很容易就出现忧郁症。当然,也会厌学。
亲爱的父母们,抚养孩子成长是要把孩子的生命还给他们自己,青少年的孩子自我观念开始茁壮,父母除了要教导孩子尊重别人的立场,学会沟通,要多表达之外,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先能尊重孩子的感觉和需要。孩子的事情,父母可以给意见,但要将选择和决定的权利交给孩子,也要帮助孩子去学习承担事情的后果。如此一来,孩子愈来愈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学习的事情就成为他自己的责任,自然会产生热情和符合实力的成绩。
希望有困难的父母不要气馁,调整对待的方法,以耐心和温柔,同时有勇气坚持对的原则,相信孩子的生命一定会愈来愈好、愈来愈有力量。
衷心祝福每位家长!
钱丹塞恩刘老师推出生命成长系列课程分享:
从事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咨询,生命成长10年以前来,面对大量的案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督导。孩子,家庭,夫妻等在这个过程中,都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勇敢拒绝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有位教授,因为弟弟的事业失败,在父母的要求下,向银行几度贷款填补弟弟的财务空缺。后来又因为弟弟向地下钱庄借高利贷被追杀,父母几度逼迫这位教授要拿出钱来摆平弟弟的债务。教授实在已无多余的财力,也因为学习而明白了生命的界线,因此勇敢的抗拒父母的逼迫、威胁、辱骂。
有位老板娘,也因为弟弟的财务困境,母亲要求她拿出五十万元台币帮助弟弟。她拒绝了母亲,过了三天,父亲打电话来说:「妳是想把妳母亲害死吗?她因为妳,已经气得三天不吃饭也睡不着觉!」
这些年来,这样的故事我已经经历过无数个,这些儿女因为父母的愤怒指责、威逼要挟而陷入天人交战。如何面对、如何自处?
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起的责任。
为人父母生养儿女是天经地义的责任,
但却没有向儿女索取报酬的权利。
每一个成年的儿女在能力范围之内,
奉养父母也是天经地义的责任,
但却没有任父母予取予求的义务。
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即使是在人生的后一口气,也没有权利将他人的服务视为理所当然。即使我们躺在病床上,已完全没有力气,连翻身都需要别人帮忙,但只要我们意识清醒,一定向帮助我们的人说声:「谢谢!」如果我们已经年老无法行动,要到医院看病,打电话请我们的儿子开车载我们去,我们也一定要口气柔和地跟他说:「请你帮忙!」如果儿子说:「爸爸,对不起,我现在没有空。」我们也一定要说:「没关系,你忙你该忙的,我的需要我自己来想办法!」
如果我们曾经尽心尽力的抚养孩子、教育孩子,为什么我们不相信自己年老力衰的时候,孩子会愿意照顾我们呢?如果我们是一个需要人家照顾的老人,就要学会尊重年轻人的想法,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接受年轻人终的决定。我们的快乐,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当我们可以是一个快乐的老人,年轻人就会更愿意靠近我们、陪伴我们!
我们要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找寻生活的乐趣,生命重要的就是创造价值和意义,我们一定可以在社会上找到一个可以贡献自己的能力和心力的地方,即使是义务的服务。我们要爱护我们的身体,维护我们的健康,因为我们的快乐与健康就是对成年子女大的帮助!
当一个智慧的老人,要学会管束自己的舌头,不啰嗦、不怨言、不干涉儿孙的生活,如果他们没有问我们的意见,我们不轻易给孩子们建议。我们要更多的聆听,问很多的问题只是表达我们的了解和关切,相信孩子会解决他们自己的难题,也会在解决的过程中学习到人生宝贵的功课。我们要知道,问题的解决永远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的成长。孩子的人生路上每遭逢一个问题,都是他们生命成长的关键,我们要放手让他们去面对、去经历。
责任的归属很重要,该我们的责任我们绝不推卸,不是我们的责任,绝不承担,要勇敢拒绝,因为负责任是生命成长的关键。对于别人的困难,如果对方是一个对生命、对问题负责的人,我们可以酌情伸出援手,如果对方是对生命和问题不负责任的人,我们要比他对他的问题更不负责任。
如果我们的父母或亲人用死来威胁,我们一定会痛心难舍,但在尽力劝说之后,我们要尊重他/她对自己生命的主张,而我们绝不会在他人不负责任的生命态度中屈服。生命是来自上天的,是特、珍贵而美好的,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是每一个人生命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神圣不可剥夺的权利,我们重视自己也尊重别人这份神圣不可侵犯的生命主权。
在此关切也祝福诸多还在家庭关系中,与至亲生命纠缠牵扯的朋友们,能在耐心与温柔中,与亲人设定界线,彼此扶持、彼此尊重、彼此相爱!
钱丹塞恩刘老师推出生命成长系列课程分享:
从事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咨询,生命成长10年以前来,面对大量的案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督导。孩子,家庭,夫妻等在这个过程中,都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从生活的难题到生命的难题
生活的难题,通常让人感受到压力、挫折、恐惧、羞愧和身心的痛苦,
诸如:没工作、不喜欢工作、缺钱、关系不好、害怕或渴望亲密关系…。
一直在生活难题上兜转,终的结果就会如此,
好像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疾病…
如何走出生活的难题呢?
关键在于:如何从生活的难题看见自己生命的难题。
年纪大的有60出头,年轻的是23岁。虽然有些是我长期的学生,但这样的朝夕相处、吃喝玩乐和学习在一起,还是头一次。从每天的安静内观和敞开的分享,逐渐认识到大家生活中的难题。
生活的难题,通常让人感受到压力、挫折、恐惧、羞愧和身心的痛苦,诸如:没工作、不喜欢工作、缺钱、关系不好、害怕或渴望亲密关系、孤立孤单孤、情绪失控、失眠忧郁、上瘾性行为、身心疾病、想死的冲动…等等。
许多人去看了医生、吃了药;有些人去上成长课、找寻信仰、跟随心灵导师;有些则看书看心理学、经典,但问题似乎没有解决,时好时坏。有些人甚至人财两失,失去了自信失去了生活的力量。一直在生活难题上兜转,终的结果就会如此,好像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疾病。
那,如何走出生活的难题呢?
我从自己的生命经验和从事10多年的生命工作,体会到关键在于:如何从生活的难题看见自己生命的难题。在透过各种帮助让生活的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不再感觉剧烈的疼痛、恐惧和无助之后,这个时候,要把注意力转移到生命的难题,对生命的难题用功、学习、练习、行动再行动,直到感觉生命进入了一种高度的自我了解、自我接纳,感觉生命状态可以维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和平静,感觉内在可以自然滋生应对生活的智慧、勇气和力量。
所谓生命的难题是甚么呢?没有爱的能力,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感觉不到自己的内在感受和需求,没有意愿或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生命的需求。
这些生命的难题,都跟自己童年经验和早年与父母家人的关系,息息相关;也跟潜藏的强烈情绪:恐惧、愤怒、悲伤、羞愧、无助等感觉有关;也跟从小经验到的被遗弃、被剥夺、被虐待、被羞辱有关。这些没有被治愈的生命伤口,在自己的潜意识中隐隐作痛、作祟,在无意识中毒化人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让一个人从受伤的人成为伤人的人,让自己生命的难题再度去制造他人的生命伤害,一代又一代的恶性循环。
学习跟生命的难题相处,学习尊重甚敬生命的难题,看见上天透过这些难题对我们个人生命的造就;学会感恩,感恩痛苦、感恩困难、感恩灾难背后提供的机会;学会接受,接受命运、接受父母如实的样貌、接受上天的造就和差遣、接受所有的赋予和所有的没有和不是;学会爱,相信爱,没有爱,我们活不到现在,找出自己真实被爱的证据,感受那份被爱,所有爱的背后都是上天展示的神恩。只有让内心充满爱,我们才能爱己爱人、爱神爱众生!
钱丹塞恩刘老师推出生命成长系列课程分享:
从事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咨询,生命成长10年以前来,面对大量的案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督导。孩子,家庭,夫妻等在这个过程中,都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