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应用消纳研发成本,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马胜红说,一项新技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应用需求。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相比,光伏发电在解决边远地区分散的村落和农牧户供电方面有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将在解决中国3000万远离电网的群众供电发挥主要作用。在一些特殊领域,光伏发电已经迅速崛起,在航天电源、通讯机站无人值守电源、管道阴极保护、军事野战电源、玩具、钟表、街灯、庭院灯以及兴起的环保建筑等许多领域,已经显示出“比较优势”。产业上的应用能够消纳不少研究成本,进而推动技术研究的深入,找到更合适的材料和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虽然这个指标同欧、美、日国家的目标相比差距还相当大,但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要排除诸多障碍。指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光伏发电已经进入商业化发展轨道;在荒漠大规模并网和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具有良好的长远发展前景,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发电产业以平均30%以上的速率迅猛增长,2002年的系统产值达到35亿多美元。预计在各国减排行动和优惠政策的拉动下,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只要出台相应政策、培育规范的规模市场、加大投入、加速能力建设,中国企业完全有条件依托挺进国际市场,进入国际。
太阳能路灯,应用于村镇道路和乡村公路,是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主要应用之一。采用的光源有小功率高压气体放电(HID)灯、荧光灯、低压钠灯、大功率LED。由于其整体功率的限制,应用于城市主干道上的案例不多。随着与市政线路的互补,太阳能光伏照明路灯在主干道上的应用将越来越多。
中国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中国于1958年开始研究太阳能电池,1971年应用于中国发射的卫星上。1973年开始将太阳能电池用于地面。由于受到价格和产量的限制,市场发展很缓慢,除了作为卫星电源,在地面上太阳能电池仅用于小功率电源系统,如航标灯、铁路信号系统等。
2002年,国家有关部委启动了“西部省区无电乡通电计划”,通过光伏和小型风力发电解决西部七省区无电乡的用电问题。这一项目的启动大大刺激了太阳能发电产业,国内建起了几条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线,使太阳能电池的年生产量迅速增加。
太阳能电池和统一始终是国际开发的目标。与此相同,中国产品生产、推广的根本问题也集结于此。草原、海岛、沙漠等无电地区需求,但价格的可承受性、生产规模不足和产品针对性较弱等方面的问题十分。而在城市电力系统中,高昂的一次性投资成本无疑更为产品推广增加了难度。因此,提率,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应是现今开发、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主题。
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快速发展,太阳能电池行业应尽快实现小型光电源产业化;着重开发100千瓦容量以下的立运行光伏电站系列化、规范化、商品化研究并网光伏发电技术,并为大规模应用做好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