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AB型碳纤维浸渍胶碳布胶
-
面议
碳纤维布-浸渍树脂胶
一 JGN-101碳纤维浸渍树脂胶组成及特点:
碳纤维浸渍树脂胶(粘贴纤维复合材结构胶)系A、B两组分改性环氧树脂类胶粘剂,为粘贴纤维复合材(如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芳纶纤维布等)方法加固的主要胶种,常配合结构加固底胶(JGN-102碳纤维底胶)、混凝土修补胶(JGN-103结构加固找平胶),分别在加固施工不同工序中使用。符合GB50728《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及JTG/T J22《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A级胶技术要求,通过国家标准90天湿热老化性能试验。
JGN-101碳纤维浸渍树脂胶主要特点为:
◇ 高强、高韧、耐老化;
◇ 与混凝土及纤维粘结能力强;
◇ 布胶为强触变性流体,容易湿润、渗透到纤维间,且仰面施工不滴落;
◇ 适配性广泛,可与不同品牌纤维很好适配;
◇ 室温固化,不含挥发性溶剂。
二 JGN-101碳纤维浸渍树脂胶适用条件:
粘贴纤维复合材(如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芳纶纤维布等)加固以及防腐
SPD施必达碳纤维浸渍胶简介
SPD施必达碳纤维布配套树脂属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为碳纤维布粘结材料,能充分地浸润、渗透碳纤维布,使碳丝形成强韧的复合材料层并协同受力,发挥出每一根丝的作用,同时保护复合材料层,使其免受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
SPD施必达碳纤维浸渍胶技术优点
1、碳布胶符合GB50728-2011的相关规定:
2、固化后的胶层强度高、耐动荷载、粘结牢固、具有很好的韧性;
3、对碳纤维片材有良好的浸润性,对混凝土表面有良好的渗透性;
4、施工方便,具有较好的触变性,在垂直面施工时流淌性较小,用量更省;
5、能在室温固化,不含挥发性溶剂,绿色,环保;耐湿热、冻融,耐受长期应力、疲劳应力,耐酸碱、盐等介质。
SPD施必达碳纤维浸渍胶应用范围
1、适用于厂房、楼宇、校舍、医院等工业和民用建筑加固补强;
2、适用于提高混凝土梁、板和柱及剪力墙等构件的抗剪、抗弯和抗震性能;
3、混凝土结构改造,墙、板开口处周边的加固补强;
4、路桥、水利、核电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加固补强,用于桥梁、桥墩、桥体、隧道结构内壁的结构加固;
5、适应各种用途、材质、形状管道的缺陷修复、管道外侧防腐、薄弱位置补强。
★施工步骤
工程设计→清理和抛光粘结结构表面→底层表面的涂布→将底胶固化至指干→不平面修补→修补胶固化至指干→保湿胶涂布→碳纤维板材施工→指干透双层粘贴→固化→测试和表面装饰。
★施工要点
1.用擦拭干净混凝土表面。
2.粘接表面要修补整平,有渗水要防水.导水解决。
3.底层用胶水和涂层,涂层的厚度应根据温度和施工粘结结构的实际情况确定,特别是冬季温度小于5℃如果需要施工,应采取必要的对策。
4.在进行碳纤维片材粘接时,要根据技术标准对所需的规格进行切割,一般2米为适宜。
5.配备粘合剂,一般在可用时间内(30分钟)施工所需量限制。
6.将甲.乙组分的胶水根据甲组分:乙组分:乙组分=2:1比例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搅拌均匀。比如夏天气温高的时候,.B组分也可以按2:1的比例应用。用光滑的滚轮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动碳纤维布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渗透胶水,预留碳纤维板搭接面积10CM以上。
7.双层粘贴应等待顶层碳纤维布表面感觉干燥后再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粘贴。
8.固化时应防雨、防尘,避免硬物撞伤粘结表面。
9.固化时间不得少于3-7天,表面喷涂应按要求进行。
10.B组分在长存储环节容易变色,属于正常,不影响商品的基本性能和应用。
★包装.运送.存储
1.本品为铁桶包装,包装规格为20公斤10KG/组。
2.本品不易燃.爆炸性危险品可用于空运.铁路.海运.公路运输。
3.本品正在运输中.装卸时要轻放,防雨,防爆,不能倒置。
4.储存时间:胶水在室温下储存一年,各特性无明显变化。
碳纤维材料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补的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的这项技术起步很晚,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现有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当时设计荷载标准低造成历史遗留问题,一些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难以满足当前规范使用的需求,亟需进行维修、加固。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很多,如:加大截面法、外包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碳纤维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继加大混凝土截面、粘钢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加固补强,利用环氧树脂将抗拉强度的碳纤维片材粘贴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并与之处形成整体,共同工作。
施工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基层处理—碳纤维下料—涂底胶—找平—粘贴碳纤维布—表面保护—验收。
1. 施工要点: (1)定位放线,按设计图纸要求在需加固粘贴碳纤维的部位弹出施工控制线。 (2)基层处理,剔除混凝土表面出现劣化现象(如剥落,蜂窝,腐蚀等)的部位,对于较大部分的劣质层,在剔除后应用高标号水泥砂浆进行修复,对于裂缝部位,应行封闭后处理,用金刚石角磨机,砂轮或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结构表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20mm)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擦拭表面。
附表列碳纤维布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参照《CECS146:2007》
性能项目 碳纤维布 性能项目 粘结树脂
抗拉强度标准值fcfk ≥3000MPa 拉伸剪切强度 ≥10MPa
弹性模量Ecf ≥2.1×102MPa 拉伸强度 ≥30MPa
伸长率 ≥1.5% 正拉粘结强度 ≥2.5MPa,且应大于被加固砼抗拉强度标准值
(3)碳纤维下料,按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准确裁剪出碳纤维布料。 (4)涂底胶,按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一次搅拌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用滚筒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以指触干为宜)在进行下一道工序。 (5)找平,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找平材料填平,减少高差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将其修补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找平胶固化后(以指触干为宜)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6)粘贴碳纤维布,配置结构胶,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应当多涂一些,用特制带有纹路滚筒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渗出碳纤维布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多层粘贴应重复以上步骤,待碳纤维布表面指触干燥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的粘贴,在外一层碳纤维布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结构胶料,碳纤维如有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
(7)表面防护,为胶的耐久和耐火性,可在表面涂抹砂浆防护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防护处理。
(8)验收,碳纤维片材的实际粘贴面积不应小于设计面积,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