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雍正年制瓷器拍卖
-
面议
清康熙珐琅彩千叶莲碗
直径 11 cm
蓝料双方框「康熙御制」宋体款
2019-11-27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以5500万起拍,7500万落锤,含佣金8720万港币成交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六岁时杀鳌拜,开始实际掌权。他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并开启了“康乾盛世”。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评价康熙,我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这件康熙青花枯枝寒雀纹梅瓶画风奇特,雀鸟白眼看人。我是在一个古玩店里偶然看到它的。一进屋,我就看见店里架子上摆了很多东西,但这个青花梅瓶摆在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这表明店主对它没认识。我拿起来一看,是康熙晚期的一个梅瓶,画的是枯枝花鸟,非常精彩。故宫博物院有一个类似的,很小,题有“雍正年制”四字款;这件是康熙的,尺寸很大。店主不懂这个瓶子,他可能认为这种稀稀拉拉的画法是晚清民国的,所以开价很低,我就跟他讨价还价,以很低的价钱买了,算是“捡了个漏儿”。
清三代瓷器一直是藏家追捧的重头戏。近年来,康熙青花瓷的价格在市场上也是一路走高。了解康熙青花应该说不是很难的,清代后期的人曾经对本朝的青花做过总结,认为清朝的青花瓷里,康熙朝的是好的。它们继承明代遗风并形成鲜明的时代风格,这跟康熙皇帝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康熙坐稳江山以后开始注重官窑瓷器的烧造,派遣督陶官亲自到景德镇,于是青花在这时候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下子就跃上了清代青花瓷器的一个高峰。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
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以康熙中期青花瓷器为。怎么能断定这件青花梅瓶是康熙时期的?我依据的是青花上的画风:梅瓶上的鸟是翻着白眼的,样子跟“八大山人”朱耷所画的一模一样。朱耷是明末清初的画家,他是明室后裔,出身,明亡清兴,他内心是不平衡的,所以他对社会不满,并在他的绘画当中表达了这种情绪,主要反映在所画动物的眼睛上,比如他画的鹿、鱼、鸟,都是翻白眼的。朱耷还有个极为特殊的历史背景,他长期生活在江西景德镇。我们看到这样一件枯枝花鸟梅瓶,能够想象在清初的时候,在康熙那样一个时代,文人是怎样看待当时的社会并如何逐渐接受的,因为朱耷跨越了当时的新、旧两个时代。所以说,了解一件文物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文化背景。
彩瓷,即带有彩绘装饰的瓷器,包括釉上彩、釉下彩以及釉上和釉下相结合的斗彩。此部分主要介绍釉上彩及斗彩。釉上彩,顾名思义,彩在釉之上,即在已经烧成的瓷器的釉面上用各种彩料进行描绘,然后再入彩炉低温烘烤而成的彩色品种。清代釉上彩瓷和斗彩瓷在明代工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创新。
康熙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大批精美的彩瓷,既有延续明代传统的品种,如五彩、素三彩、斗彩等,也有新创烧的品种,如粉彩、珐琅彩。康熙朝彩瓷以浓烈、明快而富于节奏的色彩给人以很大的冲击力,呈现出的时代感和浓郁的时代审美风尚。
清初期,经历顺治时期的过度,到康熙年间中央政权已经稳定,社会经济恢复发展,逐渐呈现出全面繁荣景象。清为了安抚民心,出台了很多新政策,尤其是废除了明代以来的“匠籍”制度,相对的减轻了对农民和手工业工匠的约束。
康熙中期开放海禁,贸易瓷器和国内所需日用瓷器的大量生产,使得景德镇的官窑和民窑的兴旺,而且官窑、民窑的互相促进,技术迅速提高,品种不断创新。步当朝的青花、绚丽多姿的五彩、刻意求真的仿古瓷以及崭露头角的粉彩和珐琅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