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危废上海危废处理,固废处置价格
-
面议
农业固体废弃物也称为农业垃圾,是指农业生产活动(包括科研)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农业产业产生的废弃物。
如果把服务业、工业和农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并称为产业垃圾,固体废弃物可笼统地分为日常生活垃圾和产业固体废弃物(包括与产业相关的事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2大类。 [5]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方式较多,还可根据废弃物性质、形态或处理方法等进行分类。根据性质,固体废弃物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根据危害性,可分为一般废弃物和有害废弃物;根据形态,可分为固态(块状、粒状、粉状)和泥状废弃物;根据废弃物处理方法可分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等等。
为便于固体废弃物分流处理,结合我国对垃圾分类与收运的习惯认识,固体废弃物分为14类: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建筑废弃物、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绿化垃圾、粪渣、动物尸骸、医疗垃圾、电子垃圾、废弃车辆、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有害废弃物。表1.2给出了其组成和来源。因14类废弃物源自不同的分类方式,其内涵与外延与表1.1中同名废弃物的有所不同。在不明确说明分类方式时,各种废弃物的主要组成由表1.2规定。
固体废弃物产生源分散、产量大、组成复杂、形态与性质多变、可能含有毒性、燃烧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与致病性的有害废弃物或污染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有些物质难降解或难处理、排放(固体废弃物数量与质量)具有不确定性与隐蔽性,这些因素导致固体废弃物在其产生、排放和处理过程中对资源、生态环境、人民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1)浪费大量资源
固体废弃物产量大,且存量固体废弃物量(填埋包括简易堆置处置量)亦很大,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占用大量土地资源。2012年全球固体废弃物年产量估计超过100亿吨(仅电子垃圾便达到4890万吨),中国达到15亿吨(电子垃圾230万吨),存量固体废弃物量全球达到380亿吨,中国高达70亿吨。巨量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意味着巨量物质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巨量存量固体废弃物意味着大量土地资源被占用与浪费。如果假定填埋废弃物的表观比重为1和废弃物堆置平均高度为30米,全球380亿吨存量固体废弃物将占用1900万亩土地,中国70亿吨存量固体废弃物也将占用350万亩土地。而且,固体废弃物产量增长迅速,增长速率往往超过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的增长速率,后果是出现“垃圾围城”困境。与工业快速发展随影同行,发达国家上世纪60年代的固体废弃物产量迅速发展,曾出现垃圾围城困境。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固体废弃物产量也迅速增长,《2009年到2012年中国垃圾处理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称:全国600多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且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此外,除浪费大量的物质、土地资源外,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还将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信息和时间等资源。
发展特点
中国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存在以下几个发展特点:
,2012年固废处理行业政策频出,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确立了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发展目标。
第二,获益政策扶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前景广阔。
中国主要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有填埋、堆肥、焚烧3种,其中焚烧是接近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原则的。而在现有的无害化处理设施中,仍以卫生填埋为主。2010年,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统计分析,填埋、焚烧和堆肥处理的比例分别为77.92%、18.81%和1.47%。
继201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上调垃圾发电上网电价的利好政策后,4月办公厅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提高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的新要求。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
第三,产业链内企业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