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ITSS咨询,ITSS认证咨询需要多少费用
-
¥30000.00
标准理论研究方面:一是持续优化顶层设计,从2009年版《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报告》发布至今,ITSS标准体系迭代6个版本(见附录A),推进标准体系的不断改进。二是深化标准化理论研究,构建了由能力要素、生存周期要素、管理要素组成的ITSS核心原理,如图2-1所示。通过人员(People)、过程(Process)、技术(Technology)和资源(Resource)能力四要素(简称PPTR),构建能力标准;通过战略规划(Strategy & planning)、设计实现(Design & implementation)、运营提升(Operation & promotion)、退役终止(Retirement & termination)生存周期(简称SDOR),构建产品和业务标准、通过管理要素(监督管理)确保能力要素和生存周期的实施质量。
标准研制方面:推动标准研制,标准成果。截止2021年9月,ITSS已发布实施64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37项,行业标准17项,团体标准10项(见附录B)。发布标准覆盖通用标准、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服务管控、服务外包、治理、云服务、数据服务、行业和领域应用等领域。同时,在数字化转型服务标准和业务融合标准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创新和探索,有效支撑了数字中国、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和自主创新等国家战略。(ITSS认证)
标准应用推广方面:一是有效支撑政策制定。2012年12月颁布的国家标准GB/T 29264《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与代码》有效支撑了GB/T 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修订工作,确立了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地位,支持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有关营业税减免政策的落实,部分标准已成为行业和领域标准研制的参考标准。二是全面开展符合性评估工作。推进运行维护、咨询设计、云服务、数据中心服务、ITSS工具测试等多项标准的符合性评估和测试工作。截至2021年9月,认定评估机构34家,发展会员837家,培养评估师1300余名,有5600余家单位获得ITSS符合性评估证书,覆盖金融、电力、政务、广电、水利、航天、电信等多个行业。三是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在全国30余个省市召开标准宣贯会,共有5000余家单位的15000多名用户和IT服务提供方代表参加了培训;依据ITSS标准开发的IT服务工程师、IT服务经理等培训课程培训学员20000余名,IT审计、风控与治理系列培训学员近10000名,其中获得IT审计师证书的学员500多名。四是工具测试相关工作。依据标准对近300款运维工具进行测试,并发布《中国信息技术服务运维工具名录》。
组织建设方面:全国信标委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TC28/SC40)与中电标协ITSS分会分工合作,协同推进ITSS标准化工作。一是全国信标委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TC28/SC40)开展标准研制工作。TC28/SC40于2014年成立,并于2021年3月完成换届,第二届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由95名委员组成,委员由来自产学研用各方代表组成,秘书处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承担。二是中电标协ITSS分会主要开展标准应用推广工作。中电标协ITSS分会成立于2013年由民政部批复成立,目前有会员单位800余家,并下设工具应用推广工作组、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工作组等推广应用工作组,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ITSS应用推广工作。
咨询设计服务方面,由信息化工程咨询服务逐步转变为业务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随着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单纯的信息化工程咨询服务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如何通过信息化促进业务融合与提升,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成为当前咨询服务的新方向。咨询设计服务从以业务需求为出发点规划信息化工程,转变为深入组织业务痛点,构建前瞻性业务模型,从战略流程组织架构入手,通过数字化规划,提出组织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方案。
信息系统集成实施服务方面,从基础软硬件集成服务,向基础设施搭建、数据整合与共享、应用重构和上云部署等全栈式集成服务转变。近年来,信息系统建设的集约整合和共享共用要求不断提高,信息系统上云以及大系统大平台大数据的建设模式可以集约化利用资源并系统性打破信息孤岛。与此同时,产业数字化带来的应用与数据集成不断向细分领域、技术延展,用户群体的集成需求更加丰富、多层次,信息系统集成实施服务逐步从基础软硬件集成发展服务为向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主的集成服务,即全面实现数据共享、业务系统整合的全栈式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