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祥发瓷器作品如何鉴定真假
-
面议
近来,景德镇各时期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陶瓷艺术家。他们的高超制瓷技艺,代代相传,佳作洋洋大观,中外,弘扬了中国数千年的传统陶瓷文化。现将他们的生平、作品特色介绍给各位,以便对他们的艺术风格有一个初步了解。部分艺人的资料由于年代久远,目前难以找寻。
毕渊明、章仕保、吴康、王小凡、叶震嘉、赵惠民、常兆新、涂菊清、潘文复、章亮、章文超、王隆夫、田慧棣、翟筱翔、沈盛生、徐焕文、邹甫仁、余文襄、叶冬青、陈先水、周湘甫、叶震嘉、常兆新、邹国均、汪昆荣、吴元清、王一亭、王鹤亭……许多人物现在只能从历史和瓷器中品读,可谓“家家抱荆山之玉,个个握灵蛇之珠”,各怀绝技。
“567瓷”的命名与其出现时代有关,上世纪50-70年代,国营瓷器厂生产了一大批瓷器,这些瓷器就是567瓷器。在当时,中国一共有十四家国营瓷器厂,每一个厂家所用的底款都是一样的,因而在划分分类的时候,这些瓷器都被划分到567瓷器中。在瓷器文明史上,将中国陶瓷制造推向了又一个历史繁荣的颠峰,是中国瓷器史的一个里程碑。
粉彩雪景薄胎碗终成交价达到241.5万,成为本场拍卖的高成交纪录。该碗是景德镇老国营瓷厂计划经济时期外销瓷的之作,器形硕大,底书“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从制作风格上判断当为已故陶瓷美术大师、景德镇“雪景大王”余文襄的风格。
张松茂大师1955年创作的粉彩草原牧羊女纹盘,终以207万成交。此件拍品是张松茂大师21岁实习于景德镇陶瓷美术学校时创作的,原存景德镇陶瓷公司的展柜,并著录在瓷器鉴定、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静荣的《杨静荣讲古陶瓷》一书中。
泽乡天伦图·青花堆白赏盘
成交价:RMB 5,175,000
拍卖会:景德镇华艺峥嵘岁月
红色官窑—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60年专场拍卖会专场: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60年时间:2014-05-25尺寸:直径24cm
瓷美术家、师、员的评选与授衔,不仅在政治上提高了艺人的地位,而且在经济上也使他们享受到实惠。以王锡良为例,他原在工艺美术合作社的月薪只有70多元,评为陶瓷美术家后,每月工资增加到95元,之后又调整到108元。
有的单位还给评上陶瓷美术家的艺人每人发给呢子制服一套,皮鞋一双,让其本人自行到商店去挑选。在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市委和市还做出明文规定,对于白糖、猪肉、香烟等紧俏商品,每月发票证给陶瓷美术家以特殊照顾。有的单位还对评上的家、师、员加发技术津贴,有小汽车的单位还为他们提供按时接送上下班的优等服务。
在工作上,各单位鼓励由他们组建创作室、美研室(所)试验组,给予充分的时间和良好的条件,不限数量不赶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安心创作,多出高、精、尖的陶瓷,送往北京,供党和人馈赠外国,为祖国争光。
景德镇瓷器的辉煌,与一代代陶瓷艺人的匠心技艺密不可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制瓷人的地位卑微,常被视为“红店佬”、“坯房佬”而并不受人尊重。新中国成立后, 在景德镇市委、市向陶瓷界提出“赶超康(熙)雍(正)乾(隆)”口号的鼓舞下,广大瓷业艺人的创作激情迸发出来,一批批精美的国家用瓷、礼品瓷先后面市,赢得了良好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