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元陶瓷大全》一书中,早期研究者即称:“宋代的钧窑创造性的烧造成功铜红釉,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这一成就对后来的陶瓷业有着深刻的影响……元代烧造成功的釉里红是一种名贵的釉下彩,元以后历代都有烧造,釉里红的着色剂也是铜的氧化剂,它的发明显然也是跟钧窑有关。
釉里红工艺对烧窑温度和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火候不够,会出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现象;如果火候略过,则可能表现出特的“飞红”现象,即铜离子挥发逸出,导致纹饰不连续,更甚者将直接缺失颜色。
元朝早期釉里红装饰工艺有刻划、雕刻、镂空、堆贴等,艺术技法有白线勾描,勾线点染技法常常被用于绘制,主要器型有高足杯、扁壶、大罐、玉壶春瓶等。
由于铜红绘在器物坯胎上,烧造过程中坯胎出现收缩现象,铜红发色导致线条变粗,所以要求生产者对釉里红料的绘画技法有极为纯熟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