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虫化石收购,化石交易价格
-
面议
要鉴定化石真假,知道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化石具有生物特征,如形状、结构、纹饰和有机化学成分等;或者反映生物生活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
通常那些外形似化石却不具有化石内部结构和构造的无机产物,比如地层中的矿质结核、硬锰矿的树枝状沉淀(树枝石)等不能视为化石,这些无机结构称为假化石。另外,化石是保存在地史时期形成的岩层中,而埋藏在现代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或者人类有史以来的考古文物都不属于化石
鲕粒:鲕是指鱼卵,古生物地质学上的鲕粒主要是指由胶结的鱼子状颗粒组成的一种沉积岩。由于这种沉积岩结构酷似“鱼卵”堆积而成,往往会被误认为是“鱼卵化石”。虽然部分鲕粒的形成与生物骨骼碎片有关,但通常不认为鲕粒是化石(虽然其内部可能有化石碎片),更不可能是“鱼卵化石”。动物的卵由于其营养丰富易于腐烂,故很难在地层中保存,目前为止只有少量特异埋藏点(如陡山陀磷块岩)有动物卵化石报道(尚存争议),而且这种卵化石只能通过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普通肉眼无法鉴定。
沉积作用或构造运动产生的纹层:沉积作用产生的细纹层以及某些矿物质渗透沉积会产生似年轮纹层结构,有时候会被误认为硅化木;而构造运动或人工敲打造成的贝壳状断口也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贝壳化石。这类结构经过仔细观察及对比围岩均可以识别。
按真化石结构制作的“化石”模型:有些化石由于特别珍贵或者不完整,博物馆等为了展览需要可能会按真化石的结构比例制作“化石”模型。制作化石模型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铸造、雕刻、绘画、染色等。常见的是恐龙等大型脊椎动物的“化石”模型,而100%真化石的完整恐龙骨架是不可能的。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化石”模型不仅会在博物馆出现,民间也有许多人会制作“化石”模型作为工艺品出售(警惕有时会以假充真!)。但由于这类工艺品是“仿真”制作,因此通常不容易鉴定,有的甚至需要的知识或技术才能确定真伪。
按现代生物外形制作的非“化石”雕塑工艺品:许多工艺品制作者会通过铸模、雕刻、酸泡等技术手段制作仿现代生物的外形的雕塑工艺品。由于目前社会上缺少必要的古生物基本常识,这些雕塑工艺品往往会被误认为是生物化石。但生物实体特别是软体往往很难完整的保存为化石,因此这类雕塑工艺品通常瞒不过有古生物常识的爱好者。当然,也不排除这类雕塑工艺品是古人所为,因为古人早就有按生物外形雕刻工艺品的习惯了,比如石狮、石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