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石与田黄怎么辨认
-
面议
田黄石的母矿在生成时,由于地开石和辉锑矿原共生于低热矿液矿,而后辉锑矿在长期表生作用下,转化为锑的氧化物。自从田黄石由矿床分离埋藏水田中,这种锑的氧化物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因地下水的作用,对其长期浸润,使石表染色形成石皮。同时,田黄石中所含的氧化铁也对自身浸润,促其形成特有的色泽变化,因此田黄石不仅有特有的石皮,而且其质地与寿山石的质地也是有区别的。
在经过多轮竞拍后,这件清代田黄石印章终以1725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平均约13万一克。这件清代田黄石印章的质地,体型硕大,重达148.8克左右,这在存世的田黄石方章中是极为少见的珍品。在这件清代田黄石方章原配的木匣上还书有“龚仰蘧用田黄章”字样,是清代龚照瑗的旧藏。值得一提的是,龚照瑗在清代是非常的外交家和收藏家龚心钊的父亲。随着田黄石的拍卖不断增多,且田清代黄石印章价格也由此而逐年上升。
这是一件以2530万元成交的清代田黄石印章 ,这件清代田黄石印章重达438克,经过漫长的岁月留下的痕迹非常醒目。细看这件清代田黄石印章的色彩艳丽,整体的色泽浓淡协调,质地温润可人,十分,是一件的传世宝石雕件,
田黄石被称为“石中”、“石帝”,历来是寿山石拍卖的重中之重,不过“高处不胜寒”,田黄在拍卖市场也开始降温。尽管田黄拍卖不断涌现,但是田黄也同样遭遇流拍命运。“好歹也是田黄。”——这是去年秋拍上说得多的一句话,但是到今年买家已经很难听到这样的说法。
中国嘉德春拍的3个专场也推出了田黄拍品,但是成交率不太理想。记者按成交记录初步统计显示,嘉德的“国石国艺翡翠”专场有33件田黄,终流拍了9件;“雅玩清赏——文房工艺品”专场有20件明清时期的田黄,流拍了11件;此,外“清宁—金石篆刻艺术”专场也有田黄流拍。
田黄石密度与它石不同,把握住田黄的比重特征,便可避免差错。田黄的比重,是指田黄的重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时的重量之比,其比重约在2.53--2.9之间。同体积的掘性石对比,硬田、鹿目的份量重。三坂之田均较接近,而其中大部分的碓下田、下坂田、坑头田都比硬田、鹿目等比重稍小。中坂田介于上、下坂田之间,比前者又稍轻些。上坂田接近中坂田就更轻些。掘性高山比上坂田要轻得多。这些都可作为鉴定田黄真伪及优劣的参考依据。
田黄的比重与其它宝石,矿物的比重都取决于其化学成分与内部的结构状态。结构越紧密,比重则越大。此外生成环境也与比重大有关联。据有关科学测定,岩浆早期形成的无水矿物就比晚期含水的矿物比重大,原生矿物一般比次生矿物比重大。因此,比重不仅具有鉴别意义,同时也可作为其生成环境的旁证或辅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