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流程
-
¥10000.00
流程管理:
1、明确两化融合建设的相关流程与管理机制,流程精细化,可操作性更佳;
2、避免两化融合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不足,效果不佳;
3、形成PDCA的持续改进机制;
4、数据驱动,辅助管理决策。
团队建设:
1、构建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理念的信息化团队,明确人员角色、职责及考核指标,使团队人员具备快速、责权清晰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水平;
2、全员两化融合意识提升;
3、相关技术与业务人员化水平能力提升。
可以说,两化融合贯标的评定结果采信,在供应商遴选与评价、销售授信、招标投标、金融机构投融资、社会组织的企业评奖评价、中央企业信息化考核、资质认证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
评估产品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实施情况,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以及智能设备的使用情况等。
此外,还需要评估产品在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服务方面的实施情况,包括是否建立了数字化的生产管理系统、是否实施了供应链的网络化管理等。
除了对产品的深度解析外,两化融合认证GB/T23001-2017还可以衍生一些其他相关内容,使其更加丰富和创意。
例如,可以探讨两化融合对于企业的优势和挑战,以及如何通过两化融合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还可以讨论两化融合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从2014年开始,在工信部推动下,由各大型企业、行业率先开展两化融合体系,贯标工作,通过3年的工作开展,贯标企业已达5000余家,计划2018年、2020年分别完成1w、5w的规划。
两化体系贯标给企业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亦给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的迈进。
作用
1、政策资金: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31个省份以及10余家央企集团共出台近360项支持政策,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各地通常都有相应的项目资金支持,因此越早进行贯标工作的开展,从地方将获取更有利的资金、资源支持。
2、评定采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进工作作为工信部的立部之本,是工信部未来长期KP考核指标,各省、市、区、县经信委、经促局、经贸委所有政策性项目都将倾斜性支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通过企业。
3、管理提升:引导企业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职能制造等技术与企业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变革有机融合,探索信息时代数据驱动的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
4、品牌价值:企业两化贯标属于企业管理体系贯标,既是两化融合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对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传播价值。
成为中央和地方全面推进两化融合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成为行业组织创新服务的重要工作载体。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所有行业企业,电力、石化、机械、纺织等行业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通用要求和方法论,按照行业需求和特色研制行业实施指南,推动行业内企业贯标达标,与此同时,整合行业资源,总结提炼成果和经验,研究形成行业共性解决方案,成为指导和推动行业中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
助力企业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加速转型升级。
培育信息时代第三方服务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方面引导组织在应用高新技术实现转型发展方面由被动变为主动同时也在逐步和推动传统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快拥抱信息时代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催生在信息网络条件下实现服务资源和产业交汇融合、提供围绕解决具体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新业态新模式,为培育形成信息时代的第三方服务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