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卫生用品消字号卫生许可证办理-山东国一信
-
面议
消毒剂生产厂房、生产检验设备设施要求
1、布局
1.1厂区、环境与布局应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
1.2生产企业新建、扩建、改建时应按GBZ1进行选址、设计、建设。
1.3 生产企业应具备生产用房、辅助用房、质检用房、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成品仓储用房等,衔接应合理。
2、厂房
2.1厂房洁净区、清洁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耐受洗涤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2.2生产车间应按产品的工艺流程确定合理的工艺布局,工艺布局应按工序先后顺序衔接合理,避免人、物流交叉。洁净车间的设计应符合GB 50073-2013的要求。
2.3设备应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局,使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物料按同一方向流动,避免往返。
消毒剂生产厂房、生产检验设备设施要求
4、生产、检验设备
4.1生产、检验设备应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有净化要求的生产企业应配备微生物检验设备,并能满足其开展生产环境微生物检验的要求。
4.2生产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应渗漏、污染消毒剂或容器。
4.3皮肤黏膜消毒剂、免洗手消毒剂的生产设备和管道应采用、耐腐蚀、易清洗的材质,如316不锈钢等。
注: 316为不锈钢的钢号,根据不锈钢化学成分的不同,316又可分为316L、316N、316J1、316J1L等。
4.4生产、检验设备应有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档案。
消字号 消毒剂安全性评价的毒理试验方法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1.1目的
(1)检测消毒剂对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强度。
(2)为亚急(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提供剂量选择的依据。
1.2实验动物
小鼠或大鼠任选一种,雌雄各半。小鼠体重18g~22 g,大鼠体重180 g~220 g,根据不同的急性毒性试验设计方法,选用适当的动物数量,通常分为4个~6个剂量组。一般小鼠每组选用8只~10只动物,动物总数不少于50只;大鼠每组选用5只~6只动物,动物总数不少于30只。
1.3试验分组
(1)概率单位-对数图解法:计算LD50(注:50下标),随机分为5个~6个剂量组。通常高剂量组的动物死亡率应大于或等于90% ,低剂量组动物死亡率应小于或等于10%。可先以较大的组距,对少量动物进行预试验,找出其粗略致死剂量范围,然后再设计正式试验的剂量分组。
(2)霍恩(Horn)法:则可先通过预试验找出其粗略致死剂量范围,然后按照1.0、2.15、4.64乘以t10(注:10上标)(t=0、+1、士2、士3),或者按照1.0、3.16乘以t10(注:10上标)(t=0、土1、土2、士3)的方法设4个~5个剂量组。
1.4 操作程序
(1)动物的准备:试验前,禁止过夜,不限制饮水。
(2)受试物的配制:用水或食用植物油为溶剂配制成溶液,或采用0.5%羧甲基纤维素配制成混悬液。
(3)染毒方法:用灌胃方式将受试物一次给予动物。一般小鼠灌胃量不超过0.2 mL/10g体重,大鼠灌胃量不超过1.0 mL/100 g体重。若受试物毒性很低,一次灌胃容量太大,可在24 h内分成2次~3次给予,其总剂量作为一日剂量计算。
(4)染毒后观察动物的中毒表现和死亡数及死亡时间,并对死亡动物和观察期满处死动物进行尸体解剖,肉眼观察,发现有异常的组织或脏器,尚需进一步作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时间14d。
(5)根据给予受试物后14d内的各剂量组动物死亡率计算LD50(注:50下标)(半数致死剂量)。
消字号 指示物要求包装、标签、说明书要求
1、小销售包装标签应标注以下内容:
a) 产品名称;
b) 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号;
c) 净含量;
d) 含菌量(生物指示物);
e) 使用范围;
f) 生产日期及有效期或生产批号及限期使用日期;
g)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h) 国产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i) 进口产品原产国或地区名称;
j) 贮存条件。
2、运输包装标签应标注以下内容:
a) 产品名称;
b) 包装规格;
c) 生产日期及有效期或生产批号及限期使用日期;
d)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
e) 国产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f) 进口产品原产国或地区名称;
g) 贮存、运输注意事项。
3、说明书应标注以下内容:
a) 产品名称;
b) 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号;
c) 产品规格;
d) 变色说明(化学指示物、灭菌物品包装物);
e) 含菌量(生物指示物);
f) 使用范围;
g) 使用方法;
h) 注意事项;
i) 有效期;
j) 执行标准编号;
k)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l) 国产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m) 进口产品原产国或地区名称。
含氯消毒剂有哪些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
生产厂家需要办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消毒检测报告”,且进行消毒备案后销往市场。
含氯消毒剂以有效氯为主要杀菌成分的消毒剂,包括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液氯、氯胺、二氯异氰脲酸钠、三氯异氰酸、氯化磷酸三钠、二氯海因、次氯酸等,但不包括以它们为杀菌成分之一复配的消毒剂。
1、含氯消毒剂使用时应现用现配,具体使用方法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2、 含氯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a)含氯消毒剂为外用品,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b)一般含氯消毒剂配制和分装浓消毒液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c)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
d)一般含氯消毒剂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如消毒液溅上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
e)含氯消毒剂为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远离灭源
f)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不得与还原物质共储共运
g)包装应标示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h)依照具体产品说明书注明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有效期和安全性检测结果使用。
含氯消毒剂的配比浓度及方法
1 配方中杀菌成分原料要求
1.1 三氯异氰脲酸应符合HG/T3263的优等品的要求。
1.2 二氯异氰脲酸钠应符合HG/T3779的要求。
1.3 次氯酸钙应符合GB/T10666的优等品的要求。
1.4 氯化磷酸三钠应符合HG/T2528的要求。
1.5 次氯酸钠溶液应符合GB/T19106中A型的要求。
1.6 液氯应符合GB/T5138中合格品以上的要求。
1.7 二溴海因应符合GB/T 23849的要求。
2 配方中其他组分要求
2.1 用于餐饮具和瓜果、蔬菜消毒的含氯消毒剂,当有其他原材料时,不得使用工业级原材料;当只有工业级原材料时,应使用当前高等级。
2.2 生产液体含氯消毒剂,应使用纯化水.
臭氧发生器消毒许可证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O3)的装置。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特殊的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的储存),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
生产臭氧发生器需要办理消毒许可证,且进行消毒产品备案后方可进行生产、销售。
臭氧发生器消毒许可证办理事项如下:
一、受理部门
各省或市的卫生健康部门
二、办理周期
材料受理后1-2个月审批发证
三、办理流程
材料受理--现场审查--审批决定--发放证书
四、影响臭氧浓度主要因素
1.发生器的结构和加工精度
2.冷却方式和条件
3.驱动电压和驱动频率
4.介电体材料
5.原料气体中氧的含量及洁净和干燥度。
6.发生器电源系统的效率(,热量转化少)
五、证书有效期
证书有效期为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