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文物修缮设计价格表
-
¥88.00
对建筑来说,气候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潮湿,因为潮湿多雨,会造成地基沉降,造成屋面漏雨,造成木构霉烂,地面泛潮等。如何解决建筑潮湿问题,现在常用的是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方法,而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是增大空隙隔绝毛细水的方法,各地的做法各不相同,如砂石、架空等等,需要我们在工程中去发现探查原有的防水防潮做法,而不是主观臆断,南方雨水多,往往比较注重建筑、庭院的整体排水系统。
雨水多会造成屋面渗漏、木构霉烂。墩接等措施使用比较频繁,如檐柱、靠墙部位的柱子等,木柱墩接要规范,平接、高位墩接、同一平面墩接都应避免。打牮拨正也是常用的修缮方法,南方地区的很多木构架倾斜是由基础沉降造成的,这就需要先抄平基础地坪解决沉降问题,再打牮拨正,这是基本的程序关系。梁枋类构件霉烂后,可采用贴补、托换等方法,为保留雕刻、彩绘等艺术,采用中间换新承载重量,表面截取原构件贴面的做法。这些在技术上都不是问题,而在于是修还是换的观念问题。
屋面漏水是我们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南方的瓦屋面有三个位置比较薄弱,两个屋面交角处,屋脊,屋面和高出屋面的墙体相交处,这些都是容易漏雨的地方。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综合考虑,如防水卷材的增设会涉及屋面做法问题,会造成屋内小环境封闭,如加密屋面瓦,会造成屋面重量增加,影响下部梁枋承载体系,出现屋面下垂等。
工艺做法上地域差别也很大。修缮中熟悉构造做法,看几张照片,这张上的木枋是通长的,修复时就不能截断;这张上作为悬挑承托挑檐檩的构件,修缮时不能内外分离;这张是康熙时期一座廊子构件,榫头卯口形制多样。比如雨伞销是某些地方特有的做法,纵向联系梁枋,截断了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文物建筑修缮施工是保护部位的保护和修缮施工,如:外立面修缮、室内保护部位修缮、屋面修缮、原有结构修缮或加固等。对于外滩建筑群等一些合理利用的文物建筑,要保护、恢复原有的建筑风貌和建筑特色,在使用功能上将空调、消防、监控、网络等现代化的设备、系统有机的融入到文物建筑中,从而实现建筑风貌与现代功能,保护修缮与合理利用的协调统一。
保护项目的修缮,应制定周密的专项修缮方案,包括施工方法、工艺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等。应加强院救项目的查验,发现其结构、构造、材料质量与设计不符合,应保护现场。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保护项目的材料、工艺和施工方法,应进行现场试样,待确认后方可大面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