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大型养牛场西门塔尔二岁母牛
-
面议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为做好肉牛产业服务工作,该县积极组织,多方协调,依法解决养殖大户养牛用地问题。电力部门则按照有关规定为养牛大户提供用电服务,并执行养殖用电按农业用电的政策。该县为养牛大户提供规划设计、技术培训,以及饲料配制、饲养、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引导养殖户完善牛繁育体系,提高良种牛普及率。该县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生态养殖规模,加快养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同时,着力解决农户养牛的后顾之忧,在中国人寿集团的支持下,给牛上保险,每头保费225元,保额高达5000元。截至目前,该县牛存栏量达5.99万头,建成25个养殖小区,带动5200户养殖户发展养牛。去年,该县牛出栏1.86万头。
谈及今后的打算, 谢国光说,近些年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荒坡荒地也越来越多,要将这些闲置的资源全部流转出来,在以养殖黄牛为的基础上,利用养牛产生的农家肥料,种植茶园、有机蔬菜,把它做成一整条产业链。“吸纳更多的贫困群众加入进来,不仅要把养牛产业做大做强,还要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把它作为我们村的支柱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目前,谢国光村民发展蔬菜基地和药材基地,群众213人,实现在家门口创业56人。如今,满山的牛群、丰收的土豆地是卡翁村民摆脱贫困,走向幸福生活的好写照。
李全明人穷志不穷,在的帮助下,李全明借了一些钱,开始养殖西门塔尔牛。“我们这里四面环山,草料丰富,很适合养牛。”李全明说。由于养殖经验欠缺,帮扶干部鼓励李全明和分宜县养牛能手结成对子,利用电话连线、上门指导等方式解决技术难题,还送他养牛书籍加强自学。通过一年多的勤奋钻研,只有小学文化的李全明也学会了养殖技术,加上他起早贪黑地辛勤劳作和帮扶干部的关心帮助,西门塔尔牛养殖情况越来越好,家庭情况大有改观,2018年家庭收入达26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