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ABS塑料件注塑加工,塑胶产品设计,塑料外壳
-
¥8000.00
重复性投产 模具的使用是有寿命的。当一付模具的使用超过其寿命时,就要更换新的模具,所以模具的生产往往有重复性。
仿形加工 模具生产中有时既没有图样,也没有数据,而且要根据实物进行仿形加工。这就要求仿制精度高,不变形。
模具材料,硬度高 模具的主要材料多采用合金钢制造,特别是高寿命的模具,常采用Crl2,CrWMn等莱氏体钢制造。这类钢材从毛坯锻造、加工到热处理均有严格要求。因此加工工艺的编制就更加不容忽视,热处理变形也是加工中需认真对待的问题。
根据上述诸多特点,在选用机床上要尽可能满足加工要求。如数控系统的功能要强,机床精度要高,刚性要好,热稳定性要好,具有仿形功能等。
模具加工(Mold Making)是指成型和制坯工具的加工,此外还包括剪切模和模切模具。 通常情况下,模具有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将钢板放置在上下模之间,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实现材料的成型,当压力机打开时,就会获得由模具形状所确定的工件或去除相应的废料。 小至电子连接器,大 至汽车仪表盘的工件都可以用模具成型。 级进模是指能自动的把加工工件从一个工位移动到另一个工位,并在后一个工位得到成型零件的一套模具。模具加工工艺包括:裁模、冲坯模、复合模、挤压模、四滑轨模、级进模、冲压模、模切模具等。
1.金属冲压模具:连续模、单冲模、复合模、拉伸模
常见的昱卓模具图片
常见的昱卓模具图片
2.塑胶成型模:注塑模、挤塑模、吸塑模
3.压铸模具
4.锻造模具
5.粉末冶金模具
6.橡胶模具
模具设计原则:
1.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尽可能减少抽芯滑块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2.弄懂每套模具设计中的每个细节,理解模具中每个零件的用途。
3.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如顶白、顶变形、顶破。
4.在设计时多参考以前相似的设计,并了解在它模具加工和产品生产时的情况,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5.设计注塑产品时综合考虑产品外观、性能和工艺之间的矛盾。有时牺牲部分工艺性,可得到很好的外观或性能。
6.多了解注塑机的工作过程,以加深模具和注塑机的关系。
7.将扣位装置设计成多个扣位同时共用,使整体的装置不会因为个别扣位的损坏而不能运作,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再是多考滤加圆角,增加强度。
8.下工厂了解加工品工艺,认识每种加工的特点和局限性。
9.产品标识一般设置在产品内表面较平坦处,并采用凸起形式,选择法向与开模方向尺可能一致的面处设置标识,可以避免拉伤。
10.了解自己设计的模具的试模结果和改模情况,吸取教训。
11.在注塑产品中镶入嵌件可增加局部强度、硬度、尺寸精度和设置小螺纹孔(轴),满足各种需求。同时会增加产品成本。
12.在设计时尽量采用以前比较成功的模具结构。
13.设置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14.多些了解模具入水对制品产生的影响。
15.支柱尽量不要单使用,应尽量连接至外壁或与加强筋一同使用,目的是加强支柱的强度及使胶料流动更顺畅。
16.研究一些的模具结构,了解新的模具技术。
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
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
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
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
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
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
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 枕位;
钻孔、针孔、顶针;
行位、行位压极;
斜顶
复顶针、配顶针;
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
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
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
重要部件热处理、淬火、行位表面氮化;
修模刻字。
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机喷嘴处的压力高,以克服熔体全程中的流动阻力。其后,压力沿着流动长度往熔体前端波前处逐步降低,如果模腔内部排气良好,则熔体前端后的压力就是大气压。
注塑时间要远远低于冷却时间,大约为冷却时间的1/10~1/15,这个规律可以作为预测塑件全部成型时间的依据。在作模流分析时,只有当熔体完全是由螺杆旋转推动注满型腔的情况下,分析结果中的注塑时间才等于工艺条件中设定的注塑时间。如果在型腔充满前发生螺杆的保压切换,那么分析结果将大于工艺条件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