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流程,第三方CMA资质报告机构
-
¥800.00
检测产品对象
餐具:刀叉、碗、筷、勺、杯、碟等
厨具:储藏用具、洗涤用具、调理用具、烹调用具等
食品包装容器:纸容器、金属容器、玻璃容器、塑料容器、塑料包装袋/膜等
厨房家电:燃气灶、油烟机、烤箱、微波炉、消毒柜、洗碗机、榨汁机、搅拌机、咖啡机、电水壶、电饭煲、电磁炉等
儿童用品:婴儿奶瓶、安抚奶嘴、婴儿用饮水杯等
日常生活中,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及产品随处可见,在使用过程中,不合格的产品中有毒害化学物质会转移至食品中,间接被人体摄入,食品接触材料产品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
适用范围
用于加工、生产、包装、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与食品能够接触到的材料及其制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材料及产品。
材料列举
塑料、金属、陶瓷、纸类、搪瓷、塑胶、橡胶、硅胶、玻璃、木材、竹、天然/化学纤维、有机涂层等制品。
测试项目
中国:感官、特定迁移量、总迁移量、大使用量、残留量、大残留量、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和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镉迁移量、铬迁移量、镍迁移量、铅迁移量、砷迁移量、锑迁移量、锌迁移量、1,3-丁二烯迁移量、2,4,6-三氨基-1,3,5-三嗪(三聚氰胺)迁移量、苯乙烯和乙苯、己内酰胺和己内酰胺盐迁移量、醋酸乙烯酯迁移量、对苯二甲酸迁移量、二氨基甲苯、氯乙烯的测定和迁移量、多氯联苯、顺丁烯二酸及其酸酐迁移量、乙二醇迁移量、二甘醇迁移量、游离酚和游离酚迁移量、荧光增白剂、甲醛迁移量、含水率、溶剂残留量、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迁移量、二氯甲烷可溶性物、大迁移量(水、正庚烷、8%乙醇)、氯仿可溶提取物、提取物、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高锰酸钾消耗量、干燥失重、树脂中挥发物、树脂中提取物、灼烧残渣、脱色试验。
金属产品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项目
重金属溶出量测试(4%乙酸)、铅(Pb)、镉(Cd)、铬(Cr)、镍(Ni)、砷(As)、锑(Sb)、锌(Zn)等。
橡胶产品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项目
联苯胺、萘胺、间甲苯二胺、氯苯胺、苯基萘基胺、丙烯腈、氯丁二烯等。
纸产品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项目
铅(以Pb计)、砷(以As计)、荧光性物质、脱色试验、大肠菌群、致病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中国食品接触材料产品标准
GB 4806.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搪瓷制品》
GB 4806.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陶瓷制品》
GB 4806.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玻璃制品》
GB 480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GB 4806.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4806.8-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4806.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GB 4806.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
GB 4806.1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
GB 4806.1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
样品要求
迁移项目按表面积,含量项目按克重分别根据测试项目提供成品或部件材料,所需数量取决于产品形状、大小与具体检测项目要求,具体要求请咨询STC客服或技术人员。
资质:CNAS、CMA。
测试周期:5个工作日。
费用:根据产品的材质及出口国确定具体检测项目来报价。
检测目的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材料的安全性、卫生质量和符合性,确保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释放出有害物质,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检测机构:确保检测机构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认证,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遵循相关标准:在检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样品保护: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对样品的保护,避免对样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坏或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