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能源管理体系代办时间
-
面议
根据能源管理体系实施组织的能耗设备、设施和系统用能方式特点的共性,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按能源供给和能源需求两个方面划分为15个业务范围:能源供给共有5个业务范围,包括煤炭,油、气,电力,热力,以及其他(地热、分布式能源、余热)等。能源需求共有10个业务范围,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筑材料,纺织,造纸,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公共机构以及其它。
ISO 50001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必要的体系和过程,使其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包括能源使用、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该标准规定了系统化、数据驱动和基于事实的过程的要求,致力于持续改进能源绩效。该标准以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持续改进框架为基础,并要求将能源管理融入到现有的组织实践中。组织通过了解组织环境,考虑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能源评审,识别主要能源使用(SEU),建立能源绩效参数(EnPI)、能源基准(EnB)、目标和能源指标,建立并实施能源管理方案,从而实现能源绩效的改进。
企业根据ISO 50001标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可获得的以下益处: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为低碳经济、绿色生活做贡献;有助于能源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服务)经营成本;有助于争取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政策补贴。
该文件主要与ISO 9001(质量管理)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保持大的兼容性。ISO 50001将会提供以下帮助:将能源效率纳入管理办法的框架中;更好地利用现有能源消耗资产;制定标准、测量、记录和报告能源强度改进及其预计的对削减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影响;能源资源的透明管理和交流;能源管理的佳做法和良好的能源管理行为;评估并确定新能源效率技术的实施和其顺序;通过供应链促进能源效率的框架;和温室气体排放削减计划有关的能源管理改进。
能源管理体系中,范围的概念侧重于能源利用的系统、过程。 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可包括: 全部 能源管理 活动、能源利用系统、过程,各类设施、设备的 能源消耗,各种 能源管理 制度、 能源管理 措施等。范围可包括多个边界,如合成氨企业中能源利用的过程可包括造气车间、合成车间等多个管理部门,每一个管理部门可认为是一个边界。
用能单位高管理者要根据 能源管理需要,明确 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和边界(例如是在整个 用 能单位开展,还是在 用能单位的某个部门、车间开展等),从而为策划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范围应该是在界定的 能源管理体系边界内,与 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活动、设施、过程和决策。该范围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多场所组织、或组织的某一个场所、或一个场所的一部分或几部分,例如建筑物、设施或过程。在界定边界时,组织不应排除能源种类。 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应该是特定场所的 能源管理控制下的具体活动。 能源管理体系范围的表达形式可以是:××产品的××、××过程所涉及的 能源管理活动。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围:ISO50001适用于任何类型及规模的机构,并不受其所属的地域、文化或社会现状所限。跟ISO9001、ISO14001和其他管理体系标准一样,机构可以自行调整其应用ISO50001体系的复杂程度、所需文件和所需资源的多寡,以配合机构本身的需要。因此不论是公营或私营,抑或任何规模的机构均可应用。由于ISO50001的结构,是建基于近年所有ISO管理体系标准均采纳的「管理体系共通结构」,因此与ISO9001及ISO14001等管理体系拥有高度相容性,可以整合一起运行。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提升整体能源绩效、气候变化、能源大量消耗及燃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日深,引起了促进能源效益及审慎使用能源的需求。新的国际能源管理标准--ISO 50001,明确说明了机构建立能源管理体系(EnMS)的要求,从而提升整体的能源绩效,包括能源效益丶使用及消耗等方面。透过这个有效及可靠的能源管理体系,机构可改善其能源效益丶审查能源绩效丶节省能源成本及帮助减少碳排放。